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核心指标已超GPS,国产卫星导航有望“逆袭”!( 二 )


作为一项国家级的项目 , 北斗系统属于基础设施 , 跟各行各业紧密联系 。
目前 , 北斗系统是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导航卫星系统 , 首次实现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差分增强三种服务融为一体 , 拥有强大的服务能力 。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 , 提升的好处显而易见:更快更精确 , 信号也更稳定 。 这也是大家在使用卫星导航系统最为直观的诉求了 。
高德地图数据显示 , 截至2022年11月 , 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 , 且在定位时北斗的调用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
而根据行业数据 , 北斗系统的产值增加速度 , 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
说得直白一点 , 无论是在商用 , 还是民用 , 亦或是军用 , 北斗系统都有望超过GPS 。 只不过 , 目前北斗系统还未在商用实现全面大规模的应用 。
这也不难理解 , 新生事物出现后 , 被广泛接受显然需要时间 。
但是 , 需要的也只是时间而已 。
我们日常使用的汽车导航 , 也许就是全面商用的开始 。
以高德地图发布的车道级导航服务为例 , 该服务就是应用的北斗系统亚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 是国内第一个可完全在智能手机上实现的车道级导航服务 , 有诸多优势 。
比如 , 定位的精度已经从5-10米的道路级 , 进化到1米以内的车道级别 , 还能提供精确到秒的红绿灯倒计时服务 。
用户甚至可以在导航时 , 直接查看当前调用了多少北斗卫星 , 卫星的编号分别是多少 , 以及其他更具体的信息 。
这是在民用(交通领域)的优势和前景 ,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更能说明问题 。
细数一下 , 北斗目前投入应用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能源、通信、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 。
未来还会更多 。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尾声
在我国北斗系统正式立项那年3月 , 美国已然完成了GPS卫星星座布设 , 次年 , 俄罗斯也完成了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全球组网 。
我国卫星导航之路起步晚 , 时间也紧 , 所以效率很高 。
当时之所以坚定研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 也是形势所逼 。 海湾战争、”银河号事件“......诸多现实助推了我国进行北斗系统自主研发的进程 , 避免受制于人 。
到现在 , 北斗系统作为大国重器 , 已经在上百国家投入使用 ,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 , 好处颇多 。
去年苹果iPhone 14和iPhone 14 Pro系列机型发布 , 就因为开通了卫星紧急求救功能 , 而成为新品发布会的亮点 。 而在iPhone14系列之前 , 华为提前几天发布的Mate50系列 , 同样以此作为亮点 。 苹果的这一功能是通过GPS来实现 , 华为则是通过北斗系统实现 。
北斗系统的商用潜力 , 还有待继续挖掘 。
在文章开头 ,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 , 曾在会上说到北斗研发之路以及科学家创新的不易 , 勉励中国科学家建立自信 , 不能总觉得自己不可能超越别人 。
现在 , 虽然还不曾完全超越 , 但希望已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