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35亿依旧难赚钱,这家网红潮流店要上市了|IPO观察

文|董柴玲
编辑|董洁
时隔1年多 , KK集团再度向港交所发起了冲击 。
作为潮流零售赛道的头部玩家 , 先后抓住精品集合店、美妆集合店和潮玩等多个新风口的KK集团 , 接连捧红了KK馆、KKV、调色师和X11等四大品牌 , 目前已累积开出701家门店 。
一年卖35亿依旧难赚钱,这家网红潮流店要上市了|IPO观察】2019-2021的三年间 , KK集团的收入分别为4.63亿、16.46亿元和35.24亿元 , 增速达255%和114% , 不过截至2022年前10个月 , KK的营收仅同比增长1.6%达30.6亿 , 其中KKV、THECOLORIST及X11贡献了约9成的收入 。
不断拓店、追求销售额增长的同时 , KK的毛利率也在不断改善 , 从2019年的27.1%提升至目前的39.7% , 高于名创优品 , 后者截至去年9月底的毛利率为35.7% 。
一年卖35亿依旧难赚钱,这家网红潮流店要上市了|IPO观察
文章图片
KK集团2019-2022年前10个月业绩
不过这没能改善KK集团的盈利状况 。 2019至2021年 , KK净亏损分别达5.15亿、20.17亿和56.81亿元 , 直到去年10月底才首次扭亏 , 盈利1.89亿元 。
抛出优先股公允价值带来的影响 , 3年间KK集团的经营亏损分别为8.8亿、14.2亿以及23.7亿元 , 经营利润率不足10% 。 受疫情影响的2022年 , KK这一数据更是降到4.7% , 同比大跌近6% 。
年入35亿 , KKV成担当
凭借一系列新零售打法 , KK成功将旗下四大零售品牌打造成网红店 , 在2021年实现营收超35亿元 。 2022年在疫情冲击下 , KK义无反顾转战低线市场 , 交出了前10个月营收超30亿元的成绩 。
一年卖35亿依旧难赚钱,这家网红潮流店要上市了|IPO观察
文章图片
KK集团各品牌营收情况
捆绑新消费、紧随Z世代 , 这些关键词印刻在KK的基因中 。 2015年 , 搭乘跨境电商兴起的东风 , KK集团创始人吴悦宁在东莞开出了第一间KK馆 , 销售进口商品 , 涵盖美妆、家居、文具和零食等品类 , 瞄准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 。
KK馆采用买手制筛选优质商品 , 同时搭建自有供应链 。 门店选址上 , KK馆钟爱购物中心 , 用独特的商品陈列和空间设计吸引年轻人进店 。
早期客流爆满的KK馆 , 曾是KK集团的营收主力 。 2019年门店达到169家 , 贡献3.6亿元的营收 , 占到总营收的77% 。 随着KK馆被新品牌KKV取代 , KK馆的规模持续收缩 , 截至2022年前10个月 , KK馆减少到75家 , 营收下滑至1.3亿元 , 占总营收比重仅4.1% 。
2019年 , KK集团孵化出第二个品牌KKV , 从小型超市进阶为综合卖场 。 作为KK馆的升级迭代版本 , KKV涵盖18种品类 , 超2万个SKU , 凭借更大的门店空间和美学设计快速刷屏社交媒体 。
如今的KKV已成为KK集团的担当 , 截至目前拥有门店366家 , 到2022年10月底 , 其营收已攀升至20亿元 , 占总营收比重达65.3% 。
与KKV同年推出的品牌还有美妆集合店THECOLORIST(调色师) , 三年时间开出近250家门店 , 毛利率一度领先KK旗下其他集合店 , 曾高达53% 。 不过自疫情后业绩受到冲击 , 目前调色师规模收缩至210家门店 , 在2022年前10个月营收超过5亿元 , 在总营收占比为17.3% 。
于2020年推出潮玩集合店X11则以销售IP授权商品为主 , 两年多时间开出50家门店 , 目前贡献2.14亿元的营收 , 占比7% 。
门店增长停滞 , 加盟商接连出局
作为一家渠道品牌 , KK集团的营收增长高度依赖于线下门店的扩张 , 并通过规模化采购提高议价能力 。 总门店数上 , 从2019年的211家 , 增长到2021年的721家 。
起初KK做直营、走大店模式 , 开店成本极高 , 2018年开放加盟 , 由总部统一向加盟商提供货品 , 收取门店管理、物流等费用 , 并向加盟商提供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