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北上广深都打不过,为何成都能打赢?

文|漩涡
便利店虽小但却关乎日需命脉 。
今天 , 国内大型商场格局基本已定 , 但零售端的便利店之战仍处于诸神黄昏之争 。 改革开放以来 , 各类外资企业纷纷涌入中国 , 其中以外资为首的全家、7-11、罗森便是首批冲击国内的便利店 。
几十年过去了 , 在外资的冲击下 , 许多城市的本土大型连锁便利店已经销声匿迹 , 走遍北上广深等头部城市会发现 , 街头遍布全家、7-11、罗森等 , 而城市的本土品牌只能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 尽管苏宁、京东等新生代品牌参战便利店 , 但外资便利店在城市中的影响力仍处于领头羊地位 。
但在成都 , 我们会发现 , 这里的主流并不是全家、7-11等外资品牌 , 而是一阵东风和一面红旗 。 东风吹着一面红旗撑起了中国城市本土便利店的一片天 。
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北上广深都打不过,为何成都能打赢?
文章图片
图示
转型典型|拒绝外资|击退外资
走遍成都大街小巷 , 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小区楼下势必会有一家红旗连锁店 。 这面红旗陪伴着成都人民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 它在动荡年代收纳过无数下岗职工 , 它在疫情时扛起了成都人民的日需 , 这就是成都本土大型连锁便利店 。
红旗连锁的前身是国资红旗商场 。 红旗商场这个极具有时代名词的商场在其他城市几乎已经消失 , 但在成都却得以转型成功 , 并在城市进化中不断升级 , 不断击退外资品牌 , 牢牢握住了成都便利店一哥的位置 。
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北上广深都打不过,为何成都能打赢?
文章图片
图示(源网络)
说到红旗连锁 , 就不得提到红旗当家人“曹世如” , 不过她还有个外号“曹大侠” 。
1972年 , 曹大侠进入红旗连锁前身红旗商场工作 , 先后担任过票证管理员、班子、业务科长 。 1991年红旗商场进行改革 , 曹大侠出任红旗商场批发分公司经理 , 那时国内零售市场十分混乱 , 红旗经常收不到货款 , 企业发展十分被动 , 再加之红旗商场内部也有一定问题 。
这让曹大侠认识到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 为此曹大侠建议红旗走向社区 , 开辟社区便利店 , 1996年红旗在成都梁家巷开了第一家社区超市 。
迈入新世纪2000年 , 红旗连锁改制成功 。 此后红旗连锁快速扩张 , 在扩张初期红旗连锁资金缺乏 , 因此红旗采取了“加盟”方案 , 很快红旗连锁的数量突破200家 , 但曹大侠意识到加盟可能会让影响企业名声 , 为此红旗专门成立了一个班子 , 来砍掉加盟店 , 时至今日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红旗仍全部保持了直营经营 。
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北上广深都打不过,为何成都能打赢?
文章图片
图示
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北上广深都打不过,为何成都能打赢?】到2002年年底 , 红旗连锁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元 , 这座西部本土城市便利店的成功很快吸引了德隆国际的注意 。 很快双方开始合作洽谈 , 2003年德隆从原红旗连锁两个股东手里拿下了70%的股权 。
红旗本想借助德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金来加快扩张步伐 , 但很快德隆空降6人团队 , 这影响了红旗连锁原本的发展布局和经营战略 。 随即曹大侠意识到 , 德隆想要完全控制红旗 , 为此红旗开始了艰难地回收股权 , 不过造化弄人2004年德隆危机引爆市场 , 红旗顺利回收股权 。
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北上广深都打不过,为何成都能打赢?
文章图片
图示
事实上 , 这些年来除了德隆这个国内资本外还有多个外资都想拿下红旗 , 其中不乏高盛等国际巨头 , 但红旗始终坚持认为“红旗两个字就决定了红旗不能搞成中外合资企业 , 只能做纯正的民族企业” 。 随后 , 红旗连锁快速扩张的同时 , 还成为了国内首家在A股上市的大型连锁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