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骁龙|键盘敲得越响,我们越被迫失去它( 三 )




它就像是一种中式冥想 , 不拘于笔、纸的材质 , 不拘于字迹工整与否 , 也不拘于写的内容是什么 。


落笔书写的过程 , 就能给人带来安宁的放松 。





过去或许只有练书法的人 , 在铺纸研墨、缓缓练字的仪式感中 , 能集中体会到写字带来的舒缓情绪 。


但随着人们习惯手机打字 , 手写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是常用工具化技能 。


“距离产生美” , 写字的情绪作用得到了无限的放大 。


当大家特意提笔写字 , 记录下细碎的生活感触 , 所进行的正是一种表达自我、构建自我的治愈化过程 。


负面的压抑情绪向外倾泻 , 沉稳的平和心绪向内珍藏 。





过去一年间 , 许多网友发帖说自己重拾了学生时代做手账、写短随笔的习惯 。


既有居家备战的考研党 , 希望纸笔带来的安静驱散自己身处停滞期的焦虑 。


也有早出晚归的打工人 , 给自己买了随身的小本子 , 记录下想去看杏花、“加班到深夜的路灯看起来很孤寂”这些细碎的感触 。


用鸡零狗碎的欲望 , 拯救在大城市感到孤独的自己 。





除却情绪价值 , 网友们在充实书写习惯的过程中 , 也发现了手写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实用性功能价值:


集中注意力 , 并让思维更成体系 。


碎片化是当今互联网众所周知的一大特征 , 短微博、短评论、短视频 。


大多数人拿着手机打字时习惯于碎片化的只言片语 , 称赞他人只需说“太强了” , 厌烦什么只需说“无语” 。


但手写 , 却可以让人们在落笔前更认真地在脑内组织语言与逻辑 , 集中注意力 , 不让思维被其他信息扰乱 。





许多办公技巧、工作经验分享又或是生活情绪调节的帖子中 , 网友们都会强烈推荐拿起笔手写 。


这样能随时在书籍又或是会议资料上批注、划重点 , 比单独列文档、打字记录更及时方便 。


考虑到现代人随身携带纸笔不太现实 , 大家的思维也随着时代更新 , 想出了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延续纸笔功能的新法子 。


配上一支手写笔 , 让手写再度成为人们手里的“生产力神器” 。





过去大家短暂地“抛弃”手写 , 是因为人们误以为“写字”这事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只需讲究快慢 。


打字速度更快 , 便误以为手写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只是随着互联网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不断磨合 , 人们终究还是发现了手写的价值所在 。


有“内地第一作曲”美誉的音乐人小柯 , 不久前发布了一条视频谈及对手写的看法 。


里头有一个观点很让人触动 , 他敏锐地感受到 , 手写式微带走的不只是纸上的文字 , 还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珍重回忆 。


荣耀HONOR , 赞1846


学生时代写情书时 , 落笔“我喜欢你”那一刻的紧张悸动;


交笔友写“见字如面”那一刻 , 真的怀揣着愿文字带去问候的和煦期盼;


……


许许多多 , 似乎都随着手写的落寞渐行渐远 。





为了重拾手写带来的思考后的郑重 , 感受到一笔一划文字的分量 , 小柯在创作歌曲、写歌词时 , 又重拾了手写的习惯 。


只是这一次 , 他并不只限于重启纸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