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掘金”不易 出海之路任重道远( 四 )


究竟是水土不服 , 还是战略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兼而有之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认为 , 关停业务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泰国和印尼站点的市场业绩不及预期 , 在激烈的竞争中并没有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另一个是其本地化进程不彻底 , 虽聘请了大量的本土员工 , 但很多决策依旧沿用国内的市场经验 。
张周平分析认为 , 近年来 , 东南亚市场成为国内电商企业出海的首选 , 但当地竞争十分激烈 。 Shopee和Lazada两大龙头企业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 Tokopedia、Bukalapak、Flipkart、Zalora等玩家早有布局 , 字节跳动旗下TikTokShop、唯品会等也在近年来纷纷入场 , 面对如此竞争格局 , 电商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
实际上 , 东南亚电商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美好 。 当地主流消费场景仍旧集中在线下 , 电商平台只能吸引部分年轻消费群体的低客单价消费 。 与此同时 , 东南亚市场电商行业过于内卷 , 近年来又有大量玩家涌入 , 仅印尼市场就有十几个品牌在竞争 。 此外 , 全球疫情、通胀和美元加息也加剧了压力 。
据悉 , 京东已经通过旗下京东产发在印尼投资管理了20个物流园 。 放眼全球 , 京东在美国、德国、荷兰、法国、英国、波兰、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地都部署了自营仓网 , 为本地、跨境以及中国出海的品牌和商家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 2022年 , 当大部分物流企业还在从疫情中慢慢恢复的时候 , 京东已在全球运营了90个海外仓保税仓 , 其跨境网络总仓储面积同比增长超70% 。
张周平认为 , 出海已成国内互联网企业寻求更多想象空间的共识 , 京东此次调整业务为行业发展敲响警钟 。 中国电商出海还需不断探索 。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刘旭颖
视  角
国内电商巨头争相出海 , 进军欧洲市场
欧洲的消费潜力 , 在全球范围内算是数一数二的 , 无比肥沃的土壤 , 给电商的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生长空间 , 但是欧洲相比较中国和美国完整的大块市场 , 欧洲的电商发展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

国内电商集体涌入欧洲
从本土市场到新兴的欧洲市场 , 电商巨头们转移阵地 , 开启了一轮新的追逐战 。 如今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 才是各大电商的下一个新舞台 。 对于此次进军海外市场同样有用 , 国内电商强大的韧性和可创造的能力 , 对于拿下欧洲市场 , 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
欧洲电商的市场潜力
欧洲市场除了市场规模庞大以外 , 它的基础条件也很好 。 欧洲的网络覆盖率非常高 , 网民的占比率已经达到了近九成 , 并且还在逐年攀升 。 欧洲居民的消费能力 , 以及对于高价商品的接受能力 , 都非常高 , 欧洲地区成熟的电商市场 , 以及逐年提升的网络购物理念 , 就代表这个地区的可获得利润含量巨大 , 对于各大电商平台和卖家来说 , 是一块不得不抢的蛋糕 。
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
经过多方混战 , 如今的欧洲市场形成了由亚马逊、速卖通以及本土电商三分天下的格局 。 亚马逊在欧洲市场的地位 , 是毫无疑问的 , 在欧洲的大部分国家 , 都拥有着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 而阿里巴巴的速卖通 , 选择了暂避锋芒 , 在站稳脚跟之前不与亚马逊进行正面交锋 , 选择了由东向西发展的战略 , 并且迅速覆盖了欧洲的市场 , 成为了第二大电商平台 。 作为外来平台 , 避免不了的要和本地电商打交道 , 欧洲的大部分市场中 , 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本土平台 , 波兰的Allegro、法国的Cdiscount、英国的Fruugo等等 , 这些平台在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有着不错的口碑 , 他们同样覆盖了大部分的欧洲市场 , 与亚马逊和速卖通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