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为什么说这代vivo S系列“性别”标签不明显了( 三 )


按照布光强弱可以分为“软光”和“硬光” , 如何想实现有质感的画面 , 通常来讲是打“软光” , 简而言之 , 就是让光线变得更为柔和 , 从而让光线均匀“铺散”在被照射物体上 , 增强人像或者产品质感 。
为什么我觉得vivo S16 Pro更突出“柔”的特性呢?其中很大一部分特征就来自S系列特有的前后柔光灯 。 这不是vivo第一次使用双前置补光灯 , 只不过再次出现在vivo 16系列并实现的效果要更为激进 。
vivo S16 Pro是以屏幕的四个曲面将光路引导到外界 , 并以细密的菲涅尔纹将光线柔化 , 在经历了数百版仿真光路的模拟下造就了全新的“微缝补光2.0” 。 同时在暗光环境下 , 可以提供高达6000K色温的白皙光线反映到人脸上 , 从而实现紧致感 。
对于这样细思缜密的前置闪光灯而言 , 一方面是通过类似补面光的方式来提升主题和背景的分离度 , 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增强面部质感 , 并弥机内软件“美颜”带来的过重修图痕迹 , 让整个人像更为自然 。
除了正面双前置柔光灯回归外 , vivo对后置闪光灯也来了一次革新 , 通过把点光源变为面光源、虚化颗粒、反射膜 , 让整体的光照更加均匀 , 有点类似于布光场景中的“软光” , 当然实现后其实距离大众“易用”还有一段距离 , 比如如何根据拍摄位置确定光线摆位和光线强度 。
如果按照以往拍摄经验来讲 , 除了挨个试外 , 别无他法 , 而使用手机拍摄场景多数只需要几秒 , 根据被拍摄人像或者主体来用几分钟测光线距离自然不现实 , vivo S16 Pro就能自动检测出外界的光线强度 , 自行AI动态控制亮灯数量 , 之后再匹配人像所需的补光距离和范围 , 当然令我印象深刻的拍摄模式是微光人像风格 , 双面柔光为人像面部细腻打光 , 不管是什么场景 , 都可以轻松解决人像较暗 , 细节模糊不清 , 受光不均匀导致“阴阳脸”等问题 。
而对于我这样的摄影玩家来讲 , 后置柔光灯作用就不仅仅局限于人像 , 而是能够拍摄出更有光影张力的人文风格 , 加之不用担心光线强度和距离 , 反而更易于创作 。
在把玩拍摄过程中 , 我发现vivo S16 Pro在系统流畅度方面要比S15系列有明显提升 , 最直观的感受是跟手性 , 一方是系统底层通过“不公平调度”来提升响应速度 , 并配合高屏幕采样率达到 , 而另一更为重要的在于 , 系统硬件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
前不久 , 安兔兔官方公布了2023年1月份安免免Android次旗舰手机性能排行榜 , 搭载天玑8200的vivo S16 Pro上榜 。 虽说vivo S16 Pro性能还不能和自家顶级X系列旗舰相提并论 , 但应对目前主流手游、更为繁冗的应用还是绰绰有余 , 毕竟90万跑分在目前来看还是可以达到去年第一梯队旗舰处理器水平 。
回到标题 , 如果vivo已经通过这代让其“性别”标签不明显了 , 那么未来vivo又将会何去何从?
前段时间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就表示 , vivo未来要从消费者自身需求出发 , 这是以用户为导向 , 而在产品端 , 从公司出发 , 则会在自己擅长的长赛道上持续跟进投入 。
“vivo要从消费者的洞察以及技术认知这两个维度去做平衡 , 在这个过程中 , 形成自己对产品的理解 , 这就是品牌的差异化 。 ”
通过三年收获3000万高质量年轻用户的vivo , 其实对于其自身产品已经有足够自信和定力 , 并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去研发打磨新产品 , 未来要做的除了要理解用户需求外 , 还需要深入观察“Z时代”用户新需求 ,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稳健的产品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