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一次性补贴多少,退捕渔民就业创业补贴

众所周知,为了改变长江渔业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护日益稀缺的渔业资源 。农业农村部宣布,长江十年禁渔将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 。根据通知,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外,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的天然水域最迟将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临时禁渔10年,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
世代生活在河边的渔民该何去何从?有没有相关政策保护其权威?
看看人社部门保护渔民切身利益的12条渔民安置保障政策 。

渔民一次性补贴多少,退捕渔民就业创业补贴

文章插图
吸纳退捕渔民就业补贴
对中小企业、就业车间、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的补贴标准为:吸纳退休渔民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就业补贴资金将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就业补贴;其中,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2000元,每户企业最高不超过4万元 。
符合:流程要求的小微企业在阳光就业网申请 。初审合格后,向企业注册地的县(市)、区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公示后拨付奖励资金 。
退捕渔民一次性就业补贴
:的补贴标准是针对在劳动年龄内与小微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渔民 。就业补贴基金将给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 。
在:流程中,与退捕渔民签订劳动合同的小微企业应向注册地县(市)、区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公示后拨付奖励资金 。
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组织退捕渔民外出务工并依法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或者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协议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街道社区、行政村,补贴标准为:输出地就业补贴资金根据调入职工人数,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街道社区、行政村就业创业服务补贴 。
在:流程中,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街道社区、行政村向输出国县(市)、区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部门审核、公示后拨付奖励资金 。
退捕渔民交通费补助
补贴标准为:适用于跨地区就业(原则上应跨县级以上统筹地区)、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或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协议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渔民 。交通补贴由就业补贴基金按600元/人的标准给予 。
在办理流程:中,推荐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街道社区、行政村向输出国县(市)、区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材料进行申报 。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部门审核、公示后拨付奖励资金 。
渔民一次性补贴多少,退捕渔民就业创业补贴

文章插图
退捕渔民居家
就业补助
补贴标准:对居家就业的退捕渔民和组织退捕渔民居家就业的单位或实体 。由就业补助资金按照2000元/年的标准分别给予补助 。
办理流程:由居家就业的退捕渔民或组织退捕渔民居家就业的单位或实体,向所在地县(市)、区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县(市)、区人社部门审核、公示后拨付奖补资金 。
退捕渔民建设创业基地补贴
补贴标准:建设渔业养殖基地、优质淡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退捕渔民 。由就业补助资金按照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
办理流程:退捕渔民先向当地农村农村部门申请基地或产业集群认定,再向所在地县(市)、区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县(市)、区人社部门审核、公示后拨付奖补资金 。
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补贴标准:16-6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未就业退捕渔民 。纳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每年至少提供1次职业培训,最多可培训3次,培训期间给予每人每天50元生活费补贴(含交通费) 。
办理流程:退捕渔民可在户籍地、常住地、培训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含职业资格证
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按照省级或当地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及补贴标准给予承训机构培训补贴 。
支持退捕渔民灵活就业
鼓励快递行业、外卖企业等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定向开发一批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就业岗位,吸纳退捕渔民从事灵活就业 。对在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或政府部门组织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捕渔民,按规定给予养老保险补贴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且处于失业状态的退捕渔民可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2000元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 。
支持退捕渔民转产转业政策
支持退捕渔民以开设快递代收代寄点等小店经济项目创业 。对退捕渔民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按照5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退捕渔民需求特点的创业担保贷款产品和服务,并按规定给予贴息 。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退捕渔民申请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 。
支持退捕渔民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将退捕渔民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发放范围,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一次性1500元求职创业补贴 。对未就业的退捕渔民家庭高校毕业生,根据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按照特事特议的办法优先安排基层特岗或就业见习岗位、进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退捕渔民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动态清零 。
支持兜底就业政策
将退捕之日起6个月及以上未就业的大龄退捕渔民(男年满54周岁、女年满44周岁)直接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对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未就业的退捕渔民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结合疫情防控等需要,针对性开发一批保洁卫生、防疫消杀、巡查值守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由就业补助资金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高不超过6个月 。
结合退捕渔民特长特点,会同渔业等部门开发一批禁捕巡逻、护鱼、护河等公益性岗位;人社部门结合工作需要,开发一批公共环境卫生、就业协理、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用人单位应根据公益性岗位工作强度、工作时长等,依法按月足额支付退捕渔民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按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退捕渔民,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退捕渔民岗位补贴 。
支持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对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船管理信息系统内且按规定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退捕渔民,可给予参保补贴 。未满60周岁退捕渔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补助,可逐年计入个人账户,不给予政府缴费补贴;年满60周岁的退捕渔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补贴一次性记入个人帐户 。退捕渔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补贴凭缴费凭证领取,与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不得重复享受 。退捕渔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补助,与城乡居保参保补助不得重复享受 。对人户分离的退捕渔民,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退捕渔船渔民信息建档立卡有关事项的函》(长渔函字[2020]64号)要求,在退捕渔民户籍地办理参保手续,落实参保补贴政策 。
现在各位小伙伴是不是都很激动了,那到哪里去咨询呢?嘘!悄悄告诉你们,各地方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的电话就可以喽! 。(不知道的可以打114查询一下哦!)
我们合肥市巢湖市的小伙伴们,可以直接直接打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的电话82853276、82360272 。帅气的小哥哥和漂亮的小姐姐,会详细帮助你们详细解释各种各样的高校毕业生政策 。
【渔民一次性补贴多少,退捕渔民就业创业补贴】也可以关注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巢湖市人社局的公众号,了解第一手的社保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