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管子,不要压坏幼苗 。”5月初,齐小静在田间地头忙碌着,40多个大棚种了哪些品种的蔬菜,30多个合作农户今年是怎么赚到收入的,乡村旅游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都在等着她的布局 。
1984年出生的齐晓静,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沾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师傅” 。他的名声比村支部书记还高 。农民经常来找她学习功课,请她帮助挑选和销售产品 。
跳回“农门”
名声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回到17年前,齐小静还是一个上不起大学的穷女孩 。
"我上大学的学费是向村民借的 。"2004年,齐小静考入内蒙古科技大学,是当时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她开玩笑说:“我不仅学习好,还跑得快 。”凭借自己的体育特长,齐小静被选中到科右前旗学习,为她考上大学奠定了基础 。
大学毕业后,齐小静原本打算留在大城市,但她却想着家人 。“我还是想回农村 。”当听说科右前旗招收大学生村官时,齐小静毫不犹豫地报名,考入了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 。
齐小静决定回到“农门”,不仅让村民感到意外,也引起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我爸没提他有多生气 。”齐小静说,父母觉得出去会有所作为,但齐小静觉得回到农村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
文章插图
5月15日,齐晓静(左一)在温室内铺设滴灌管 。中青日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时嘉/图
做了三年村官,祁小静对科尔沁镇有了更深的了解 。与此同时,他的疑虑加深了 。十年过去了,村子还是老样子,大家还是穷 。她开始思考如何让这片黑土地更有价值,如何带着村民致富,如何让自己不后悔回到农村的选择 。
“钱散人聚”带动村民致富
三个大棚开启了齐小静的创业之路 。她把所有的财富都封锁起来,向亲戚借钱,向银行贷款,终于设法满足了建造温室的费用 。齐小静认为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经过一番调查,齐晓静发现村里固有的蔬菜品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她决心另辟蹊径 。
当时当地刚刚开始栽培食用菌,为了采用最先进的栽培技术,齐晓静去辽宁朝阳食用菌R&D中心学习 。她利用液体接种技术种植了第一批食用菌 。
怎么卖成了摆在齐小静面前的现实问题 。没想到被“双向人贩子”收买了 。她不得不去菜市场卖蘑菇 。齐小静想起那段时间怕见熟人,被大家嘲笑 。“大学生还是来摆摊的 。”
食用菌让齐小静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盆金,每个大棚的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 。当时村里种黄瓜、柿子、玉米的农民,每亩收益只有几百元 。
文章插图
科尔沁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 。中青日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时嘉/图
为了了解新品种,掌握种植技术,齐晓静经常去外地学习考察,她还报名参加了青马班的培训 。此后,她又陆续引进草莓、番茄、金钩豆、反季节葡萄等新品种,不断开拓新市场 。一亩地黄豆可以卖到2000多元 。看到齐小静挣钱,当地农民开始种植新品种 。
【创业案例分享心得,创业成功分享感悟】短短几年,齐小静就成为了知名的致富带头人 。2015年,兴安盟扶贫办主任王海英找到齐小静,希望她能帮助带动贫困户脱贫 。经过讨论,两个村委会提出了“借鸡还蛋”的扶贫模式 。也就是说,每一个贫困家庭都可以得到
,“万一乡亲们借了我的鸡,吃了之后不还蛋,我要怎么办呐 。”这样提心吊胆过了半个月,齐晓景收到了第一个农户还来的99枚鸡蛋,她记得很清楚,“那位大娘说还差一个鸡蛋,明天下了就还我 。”
此后,齐晓景明白了“钱散人聚”的道理,只有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发展成规模的设施农业才能走得更远更长 。之后,她又想出了“赠鸡还鸡”“赠苗还肉”“送订单进庭院”的扶贫模式 。累计带动了科右前旗4个苏木乡镇、15个村、367户村民共同发展 。
“一个大学生改变一个村”
“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能改变一个农村 。”王海英感叹,想要实现乡村振兴依靠青年力量极为重要 。目前,展翼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拥有700平方米的冷库和保鲜库、冷棚45栋、暖棚37栋,合作社成员发展到了31人、产品基地12个、年收入突破300万元 。
最近,齐晓景开始打造“开心农场”项目,增加农事体验活动 。距离市区只有20多公里,平安村成了近郊采摘游的首选之地 。齐晓景在采摘园的基础上,扩展体验粘豆包制作、拔白菜比赛、漫展火锅、认领土地等方式,丰富采摘体验,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
过去,平安村大多数农户都种植黄瓜、西红柿、玉米等传统品种,今年58岁的邢长清回忆,这种状况持续了十几年,“我们都不懂技术,不敢种新品种 。”5月15日,邢长清一边摆弄着葡萄藤,一边向采访人员介绍自己种了6棚西瓜、6棚葡萄,现在还被齐晓景聘请为技术顾问,“她答应给我们老两口每年开11万元的工资 。”
文章插图
邢长清打理葡萄藤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石佳/摄
科尔沁镇副镇长关鹏飞细数着齐晓景返乡创业后带来的变化,“齐晓景改变了当地村民的观念和种植思路,一个大学生返乡,破解了村里乃至镇里选品难、销路难、技术难等各种问题 。”齐晓景是镇里第一个搞冷棚设施农业、第一个引进草莓西红柿的人,她不仅改变了镇里的种植结构,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
为充分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科尔沁镇设置了3个“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培训基地,并开发了乡土人才“3353”智能孵化中心小程序,把分散在各村的青年凝聚起来 。2020年孵化中心有8名成员入党,3名成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 。
今年2月,齐晓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她的经历证明农村也有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如果没有齐晓景,科尔沁镇也会改变,但不会变得这么快 。”关鹏飞介绍说,目前,科尔沁镇建设了近3000栋设施大棚,发展了40多家采摘园,2020年设施大棚效益达7500万元,旅游收入达800万元 。关鹏飞也发现,在齐晓景的示范效应下,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返乡创业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