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青年创业,宁波创业孵化园

近年来 , 宁波市北仑区着力提升创新核心支撑 , 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先行区 , 聚焦企业、平台、人才等创新主体 , 加快科技工作理念、机制、模式创新 , 推动全区科技进步和综合实力新提升 。2020年 , 全区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8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49家 ,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77.53亿元 , 居宁波首位;被列为市区“科技招商”考核第一梯队 , 区科技局被推荐为2020年浙江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入选“科创中国”典型案例 。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硬核” , 打造产业转型高地
近日 , 在宁波发布的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 , 宁波史飞、安信数控、逸文特自动化等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合作开展“精密永磁伺服电机及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解决了国产伺服电机扭矩脉动大、热变形严重、精度低等核心问题 , 授权发明专利26项 , 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项 , 打破了发达国家技术垄断 , 实现了核心技术国产化 , 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 北仑区按规定启动企业R&D“清零”行动 , 引导企业自主或联合高校开展创新项目攻关 , 破解行业“卡脖子”技术 。2020年 , 该区获批2个国家重点R&D项目、5个市级“科技创新2025”重大项目和4个市级关键核心技术应急攻关项目 , 数量居全市第一 。
据了解 , 北仑区瞄准高端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功能材料等“三大高新技术创新高地” , 深化创新强链 , 加快关键产业技术研发布局 。今年首次设立2000万元专项 , 攻关行业关键技术难点 , 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
【北仑区青年创业,宁波创业孵化园】利用足研平台“外脑”技术打造成果转化高地
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自2011年落户北仑区以来 , 经过多年发展 , 已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智能环境功能材料中试生产平台等科研和产业化平台 。获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60余项 , 服务企业70余家 。2020年9月 , 为解决临港石化产业价值链无法向地方产业延伸的痛点 , 该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 , 成立了包括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宁波产业技术中心在内的三个产业创新中心 。同时 , 探索了校企人才互聘的新机制 。通过在企业建设实验中心、创新团队和中试平台 , 落入车间 , 将系统内的科研人员委派到企业 , 将企业专家专门委派到机构 。目前 , 三个中心共聘请医院、企业专家10人 , 与能智光合作的“铝塑膜用马来酸酐功能化聚烯烃粘合树脂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已初见成效 。研发成功后 , 将在柔性电池铝塑膜领域替代进口 , 预计年产量2000吨 。
聚焦交流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北仑区全面深化以高水平机构、高技术项目、高层次人才招引为主的人才招引工作 。2020年 , 北仑区建成上线了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宁波)等平台 , 举办科技领军青年人才对接会、“危中抢机、领跑榜单”等活动近10场 , 对接海外工程师383人 , 引进人才项目179个 , 服务企业457家 , 解决问题187个 。同时 , 依托科技园、智能装备R&D园等孵化平台 , 加强高端人才项目引进和培养 , 新引进注册人才创业项目52个 , 其中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16个 。科技园获全国优秀(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荣誉和省孵化器协会先进单位 。成功推动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外籍院士与区内企业共建2个外籍院士工作站 , 新入选科技部2019年创新人才促进计划、4项省级人才计划、7项市级人才计划 , 获得1项省级西湖奖、5项市级油茶奖 , 获奖人数居全市第一 。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打造“双创”生态高地
推动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 离不开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北仑区科技局以“党建技术经纪人”为主线 , 以打造和完善“技术经纪人”党建品牌为目标 , 探索建立以科技部门干部职工为主 , 既掌握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源 , 又了解产业创新需求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通过实施系统化、服务标准化、活动常态化、标准化“四化” , 形成由科技部门党员干部牵头 , 科技平台专家、重点行业科技工作者等10余人参与的科技服务网络 , 帮助企业、科研平台、人才等主体解决创业创新问题 , 搭建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桥梁 。2020年 , 全区“科技经纪人”服务企业700余家 , 引进科技成果170余项 , 签约意向合作项目111个
项、问诊企业难题110项 , 全年实现技术交易额25.76亿元 , 居宁波市第一 。
(本报采访人员 徐军 通讯员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