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照|余承东真正上位,距离华为造车,最早今年最晚5年后?

证件照|余承东真正上位,距离华为造车,最早今年最晚5年后?

文章图片

证件照|余承东真正上位,距离华为造车,最早今年最晚5年后?

文章图片

证件照|余承东真正上位,距离华为造车,最早今年最晚5年后?

文章图片

证件照|余承东真正上位,距离华为造车,最早今年最晚5年后?

文章图片

证件照|余承东真正上位,距离华为造车,最早今年最晚5年后?


华为造车的概率 , 随着“王军停职”的网传信息 , 变得更大 。
虽然现在华为还没开始直接造车 , 但目前已经有了多种入局模式 。 从华为汽车的主营业务来看 , 第一种是华为HI模式、第二种类似Tier 1的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第三种就是华为智选车模式 。
而王军主管的是HI模式 , 还有汽车零部件的业务;余承东 , 主导的则是智选车模式 。 两者所涉及的品牌产品 , 王军对应的是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车型、阿维塔11等车型 , 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 , 这几年的进展 , 不算顺利 。
余承东负责的智选车模式 , 问界2022年累计交付7.5万辆 , 而且后续还有江淮、奇瑞等大厂选择与其合作 。 两个人 , 两个发展模式 , 哪种更适合华为 , 虽然官方没有明说 , 但局外人来看 , 肯定是余承东的这套模式 , 更适合近几年的华为汽车 。
接下来 , 如果余承东独掌大权 , 之后的华为汽车 , 会如何发展 , 成了业界比较关心的问题 。
华为的路线选择 , 余承东稳了?
外界看待这次“王军停职”的网传消息 , 可能都会往一个方向上引“长期以来的内部路线PK”的结局 。 王军反对华为造车 , 而是主导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 投入大量成本放在ADS自动驾驶方案的落地 , 以及各种测试上 。 而实际上 , 这更像是华为汽车业务板块的路线选择 。
关于现存的汽车业务 , 华为内部分歧很大 。
一方面 , 是做新时代的Tier 1 , 给车企提供硬件 , 以及全家桶式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但尴尬的局面 , 是这种方案 , 前期投资巨大但后期回血能力不算强;打个比方(价格仅作为参考) , 一台车 , 售价30万左右 , 那么华为提供的一套全家桶解决方案最后能赚取3-5万左右的利润 , 这种利润对于华为来说只能算“薄利” , 既然是薄利 , 就得多销 。

那关键问题 , “销”的不多 。 阿尔塔今年1月份销量 , 不足300台 , 北汽极狐阿尔法S , 今年1月份也总共只售出了不到700台 , 那么即便都是华为HI版 , 这个数量也不算大 , 回本的能力也不够强 。 而汽车业务 , 是华为最烧钱的部门 , 一年投入的费用大概能花掉十几亿美元 。 再有 , 华为智能驾驶关键人物苏箐的离职 , 更是让这个业务板块不被看好 。
相比之下 , 与更多车企深度合作、盈利捆绑的智选车模式 , 除了提供零件与解决方案外 , 还在产品设计、营销、销售渠道等方面全面参与 。 从设计 , 到营销 , 华为全发面介入的模式 , 确实要比HI模式更容易赚钱 。 但依旧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 。
这么理解 , 华为汽车业务的两条发展路线 , 两个共通点:都很烧钱、目前都没盈利 。

第一种 , 和小厂家合作 , 走量不容易 , 短期内无望实现;汽车大厂不选择与其合作 , 可能是考虑到以后不会被关键技术“卡脖子” , 选择自研的占多数 。 而第二种 , 理解为华为“间接”造车即可 , 华为负责一切车型的主导工作 , 而车企只负责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