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索尼新款的“小黑砖”NW-ZX700系列——外观紧致精密,内在干净细腻( 二 )


与ZX700系列搭配的原配皮套跟黑砖金砖们路数一致 , 也是低调不扎眼的黑色 , 手感质感观感都不错 , 更可喜的是它不是那种软塌塌的裹一层就算 , 它内部几个方向都做了硬度韧性俱佳的结构支撑 , 机器卡进去时会稍稍费力 , 由此带来的防摔防磕保护性则更上一层楼 。

ZX700系列的机器本体方面 , 我们分三个方面来说:
一、外部硬件:
我对这个外部硬件的印象是“紧”“致”——是的 , 是分开的两个字 , 不是连在一起的紧致 。
说“紧”是因为它的这个工艺处理:任何一处接缝、任何一个倒角处理 , 都显示出一种工艺上的高人一筹 , 这种高人一筹不光是对比自家更低价位的播放器 , 对比同价位其余品牌而言也是如此 , 很有一种你当年拿着索尼MD跑去跟那些MP3比工艺的既视感——差距太明显了 , 后者在如此精密细腻的做工面前 , 有些就只剩下原始感与粗犷美……

所以这个机器拿在手上 , 真的会觉得它是“紧”的 , 不松松垮垮 , 会加倍爱惜的感觉 。
它采用铝制框架结构 , 机身阳极氧化+喷砂(是的 , 工艺也还是这些工艺 , 但人家做得的确更精细活儿更整 , 摸一摸就知道) , 侧面按键是聚碳酸酯材质 , 后盖是手感很棒贴合度MAX的原厂橡胶材质 。

这台机器设计上最精彩的点在于:3.5和4.4耳机口的部分给做成了金色 , 顶部旋切侧面喷砂 , 两块儿金色很巧 , 整体低调的机身一下子就被画龙点睛了 , 呈现出一种被刻意遮掩的雅致感(此所谓“致”) , 很符合东方人思路 , 绝对不会显得张扬和土鳖 。 尤其是你掀开保护壳的那一瞬间露出来两抹金 , 那效果叫一个赞!岂止“小黑砖” , 简直“小金砖”!

二.内部硬件:
索尼最近这些年的思路 , 我感觉是这样的:他们在复盘了一系列经典案例之后 , 找准了自己的差异化赛道 , 通过特有抓手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垂直领域 , 赋能了本品牌资源天赋的同时 , 通过对势能积累的简单复用实现了价值转化 , 实现了行业共建和载体打通 , 以点线结合的对焦性打法找到了红海行业的精细化引爆点 , 精准补位了细分领域 , 取消了定性定量的不稳定风险性行为 , 共建了生命周期较长的关键路径 , 打通了感知度更强复用率更高的产业护城河……
说人话就是:“我是索尼啊 , 我要是跟着你们节奏被你们带着跑那我不合算吧?仔细想想 , 有些东西我能做你们也能做 , 但有些东西我能做你们就未必能做——那就往这个方向走 , 计划通!”

所以索尼最近持续在深耕这么几个东西 , 一个是机身框架和屏蔽这种外壳方面的相关内容 , 一个是电容滤波晶振这些小玩意儿(高音质元器件) 。 前者看似简单大家都能做 , 但要做到很顶尖 , 实际上是考验精加工和材料学以及高级工业积累 , 这种事情不光索尼有优势 , 坦白说整个霓虹实际上的优势就在这里 , 就在原材料的精加工这里;第二个东西也是看似谁家都能宣传 , 可是索尼所控制的资源端无疑是更深更核的 , 它弄这些东西 , 既驾轻就熟又近水楼台 。
大家注意了没有:这实际上跟别的品牌的便携音频播放器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径 , 后者前些年疯狂堆料之后 , 最后都把目光瞄到“电”那块儿去了 , 更猛的电 , 更大的电压电流 , 更凶的推力 , 是走了这条道;而索尼则觉得这部分产品说到底是便携 , 便携你再堆电你堆得过台式的交流电?而且发热散热这些到了最后难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 , 另外还有电的纯净度这些问题 , 我不陪你们卷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