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用互联网思维造车,特斯拉是汽车界的苹果?( 二 )


其三 , 在汽车的智能化时代 , 用户对车载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特斯拉的车载系统就曾被黑客黑过 , 有报道称国外黑客破解特斯拉安全系统的时间不足1.6秒 , 许多用户不禁对特斯拉系统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
而特斯拉车载APP应用商店的存在 , 将第三方APP上架和分发的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 , 能形成类似于苹果App Store的闭环软件生态体系 , 既能降低用户无意中接触到木马程序的概率 , 又能形成一道软件审核墙 , 尽可能的封堵黑客通过第三方软件黑进系统的隐性渠道 。
此外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 , 在APP的内容布局和运营上 , 特斯拉和“蔚小理”一样 , 推出了不少品牌周边产品 , 包括哨子、马克杯和高尔夫伞等 。 这些商品一方面能挖掘用户的消费潜力 , 提升公司的营收渠道 。
另一方面 , 特斯的周边产品可视为其提前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一种尝试 , 让部分车主能养成关注特斯拉产品的习惯 , 为之后APP应用商店的推广打下基础 。 甚至在购买渠道和商品展示上 , 未来特斯拉可以以APP为依托在中控屏上进行商品展示 , 形成一套闭环的“车主经济”圈 , 而车上的APP应用商店是各种新功能和新营销玩法的核心 , 拓展特斯拉功能、服务和商业化的发展边界 。
笔者认为 , 特斯拉已开发了自己的FSD芯片和中控系统 , 开发APP应用商店是早晚的事 , 一套完整的自研软硬件体系能够将更多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 在新能源汽车界 , APP应用商店仍拥有许多想象空间 , 特别是在营收方面 , 汽车中控屏收费制软件还是一片蓝海 , 特斯拉若能在该领域立足 , 未来或能靠APP应用商店的运营拓充营收渠道 。
新能源车企的互联网思维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小理” , 都在增强自己的用户运营能力 , 以上提到的APP应用商店和各种周边商品 , 都是车企们转换私域流量的渠道 。 这也凸显出新能源车企与传统车企的一大区别 , 前者的互联网思维更强 , 也为了更好地玩转私域流量 , 它们需要离用户更近 , 以便持续挖掘用户的潜在价值 。
在扮演的角色上 , 部分传统车企更像是把自己当成纯粹的整车提供商 , 考虑到车辆的成本、市场的推广和销售 , 中控车机的智能系统采用第三方厂商的产品 , 汽车的销售和售后则依靠经销商的4S店进行 。 这一道道间隔的存在 , 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与车企间的距离 。
至于许多新能源车企们则是怎么靠近用户怎么来 , 除了自己开发的定制化车机系统和自营销售体系以外 , 部分厂商甚至还将车辆搬进商场内销售 , 让用户能像选购普通商品一样选购汽车 。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 , 砍渠道发展直营门店体系、大力布局品牌周边产品和重视软件运营都是比较难以想象的 。 或者说传统车企们是船大难掉头 , 已形成的公司运营模式和经销商体系难以一时改变 , 所以它们更常用的方式是发展新能源品牌去探路 。

 许多新能源车企可就不同了 , 多数市场主流的新能源车企多是在2010年之后创立 ,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发展 , 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其品牌运营精神的一部分 , 将“车”视为产品矩阵的核心而非全部 。
这套模式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就与互联网厂商的产品体系构建思路类似 , 将一款或数款软件作为“支点” , 再推出其他配套软件形成一定数量的产品阵列 。 类似于微信为核心的腾讯系软件、抖音为核心的字节系软件 。
可以说的是 , 造车思路的改变决定了特斯拉等车企需要注重私域流量的建设 , 对于他们来说 , 不仅想靠卖车做一笔买卖 , 还想通过各种配套服务和周边商品源源不断地吸引用户消费 , 将用户的更多生活环节留在自己的产品体系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