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诸多成功事例均预示了此次大规模扩产 , 大概率并非TI在产业非常态狂欢下的贸然之举 , 更可能是其几十年积淀下的又一高成功率的“赌博” 。 但另一方面 , 去年年中TI对芯片过剩的警告犹在耳畔 , 是哪些行业趋势的变化 , 让TI在短短几个月内态度骤变?
趋势一:电源管理IC等转向12英寸加速
答案蕴含在首席财务官Rafael Lizardi在1月的电话会议上针对扩产计划的回答里 。 其中的关键词之一是12英寸产能 , 而这可能也是让TI订下长期更高资本支出的最主要原因 。
根据其规划 , 到2030年将新建6座12英寸工厂 , 其中德州理查森的RFAB2、从美光收购的LFAB工厂预计分别于2022年第三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投产 , 德州谢尔曼4座工厂中2座工厂今年将完成建设 , 其中1座2025年投产 , 另外2座将于2026-2030年开启建设 。
需要指出的是 , 除了理查森工厂外 , 其余5座工厂的建设计划均在2021年第四季度才被确定(10月宣布收购LFAB工厂 , 11月宣布4座谢尔曼工厂建设计划) , 而就在几个月前 , Rafael Lizardi还在公布半年报时对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语焉不详 , 暗示供过于求风险 。
从部分市调机构的报告中 , 似乎可以解释TI的180度转变 。 根据TrendForce近期报告 , 8英寸产能供不应求之下 , 电源管理IC等芯片已陆续规划转进至12英寸 。 巧合的是 , 当前电源管理IC全球最大供应商正是TI , 这也一度成为TI被终端厂“围追堵截”的最大原因 。
事实上 , PMIC芯片转向12英寸的传闻早已甚嚣尘上 , 虽然笔者去年10月从业内了解到 , 当前大部分PMIC目前仍采用8英寸产线 , 即使转向12英寸也需要至少1年的“磨合期” , 但TrendForce称主流产品转至12英寸需要至少等到2023年下半年 , 从时间上来算也恰恰符合 。
从TI的角度看 , PMIC大量转至12英寸是“瞌睡遇到枕头” , 虽然iPhone的PMIC已在12英寸量产多年 , 但这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市场 , 而TI的12英寸推进计划已经进展多年 , 目前一半的产品均由12英寸产线生产 , 新增的12英寸需求恰恰与其规划不谋而合 , 大规模扩产可谓顺势而为 。
同一时间“友商”的反应 , 也暗示12英寸的需求正在加大 ,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今年1月接受爱集微采访时表示 , 计划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将欧洲工厂的整体产能提高一倍 , 主要是增加12英寸产能 。 安森美也表示 , 未来会聚焦12英寸晶圆产能 。
另一容易被忽略的信息是 , 去年10月 , 深圳市坪山区投资推广服务署发布中芯国际深圳扩产项目公示显示 , 项目产品定位于12英寸28nm及以上显示驱动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等 , 而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日前表示 , 今年公司新增12英寸产能平均每片对应的资本投入比去年高 。
上游硅晶圆厂商的最新消息也值得参考 。 SUMCO 2月9日指出 , 与客户签署了长单 , 其中12英寸晶圆产能到2026会计年度已全部销售告罄 , 其中包括新厂的新增产能 , 包括新厂的新增产能 , 2021年第四季度期间现有长期合约价维持不变 , 但12英寸晶圆现货价持续上扬 。
进一步思考 , 考虑到8英寸转向12英寸实际上大势所趋 , 能让TI在几个月时间内态度骤变的决定性因素 , 或许是已经有厂商向TI下达了向12英寸转换的长单 , TI也直言 , 扩产是因为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增长前景 , 并表示 , 客户更加关注其12英寸晶圆厂的扩产情况 。
趋势二:降维打击提前登场 供过于求加速行业洗牌
Rafael Lizardi在电话会议发言中的另一关键词是“长期优势” , 对于外界对TI长期资本支出过高的担忧 , 其驳斥称其长期投资策略使其在关键的终端市场具有优势 , 并能获得这些投资的回报 , 还表示12英寸晶圆厂将提供下游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稳定性 。
- 太极实业|太极实业:预中标中芯绍兴二期晶圆制造项目
- 联想|网贷长期不还,微信钱包会被冻结?有这种情况的注意!
- 物联网|无人机配上物联网,能干点啥?
- 美颜相机|当下7款值得期待的手机,从高端到低端,都在迅速突破!
- 外壳|冰墩墩外壳1厂1天约产4000个,目前工厂满负荷生产
- 竞争|2022-2028年中国记忆存储芯片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交易|品牌年轻化?品牌人格化?
- 交货期|全球芯片荒持续发酵,特定种类产品交货期被拉长至近2年
- IC控制器|消息称由于全球芯片短缺,现代汽车考虑采购家用电器 IC 控制器
- 港股|消息称陌陌启动港股二次上市,回应: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