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吉利收购魅族,谁是“铁匠”谁当“主人”?( 二 )


可以说 , 魅族逐渐式微的那几年 , 正是吉利在新能源领域高歌猛进的几年 。
然而汽车领域的扩张还不够 , 吉利这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手机领域 。
2021年9月28日 , 吉利官方宣布 , 由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
但正如外界猜测 , 手机本身已是红海 , 李书福和吉利的目标并不在此 。 他们真正想要抢占的 , 是未来智能终端的技术高地 。
03
双赢还是共沉沦?
过去汽车企业一直处于产业链顶端 , 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和主导权 。 但现在这些车企面前的敌人并不是昔日的同行 , 而是智能硬件及系统软件相关领域的公司 。 这不仅意味着车企曾经煞费苦心构建的技术壁垒的失效 , 同时也意味着车企在角力中话语权的让渡 。
毕马威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铁匠还是主人:汽车业在高度数据时代的十字路口》形象将车企和互联网企业进行类比 。 报告表示 , 在车联网数据的争夺中 , 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天生就是对手 , 除非车企甘于当“铁匠”而不是“生态链主人” 。
但几乎没有车企甘愿沦为被人差使的铁匠 , 吉利也不例外 。
对于目前的吉利来说 , 正面临从燃油车向电动车 , 从传统车到智能网联汽车转变的困境 。 想要在车载系统进行突破无非是两条路 。 一是从零开始 , 建立手机研发体系和供应链 , 用自有手机品牌串联自身手机业务 , 二便是收购一个现有品牌 。 显然 , 相对于前者 , 后者对于“财大气粗”的吉利来说 , 难度要小得多 。
《财经天下》周刊报道:“吉利看中魅族的是Flyme OS设计开发团队以及一些与人机交互通信相关的知识产权 。 ”魅族当下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相对完整的手机团队 , 这是吉利所欠缺的 。 收购之后现成的团队资源 , 省去了吉利从小米、华为等品牌挖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
其次 , 魅族在很多技术上有储备 。 魅族独有的Flyme系统 , 一直以轻快、好用和绝对的美观著称 , 在一众安卓系统中出类拔萃 。 这上面凝聚着魅族多年以来对于手机体验的深度发掘以及不断进行系统优化的经验和实力 。 此外 , 早在华为之前 , 魅族就推出了推出mback、指纹解锁等功能 , 领先友商好几年 。 将这些软件层面的成果转移到汽车应用 , 实现车机和手机交互 , 无疑可以帮助吉利完成汽车智能系统的闭环 。
这一思路更像是频繁入局造车领域的华为 , 想要借助手机企业在智能系统方面的现成积累 , 优化车机 。
李书福看似“逆流而上” , 实则和手机厂商跨界造车殊途同归 。
那么魅族呢?能从中获利吗?
对于魅族来说 , 早已失去自我高增长的能力 , 如果不被收购 , 也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得有效的支持 。 没有资本支持 , 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拓展 , 都将寸步难行 。
但魅族想从这场交易中获利同样很难 。
如果吉利的目的不在造手机 , 那魅族目前的手机业务就不具备任何价值 , 一旦吉利选择将魅族软件工程人员并入吉利 , 全力研发车机交互系统 , 那势必会砍掉魅族的手机业务 。
对于魅族来说 , 收购只是开始 , 告别才是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