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实战分享——我是如何设计复杂系统的

编辑导语:B端产品相比于C端产品,更为复杂。如何设计好复杂的系统更是让不少设计师为之头痛。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大家分享自己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业务|实战分享——我是如何设计复杂系统的
文章插图
做过B端产品的同学应该都有比较深刻的感受,B端产品不同于C端产品,牵涉的业务流程繁琐复杂、用户角色多,且不同角色之间所关注的点不一样,导致对于同一个系统或者业务流程,描述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
而对于复杂的B端系统来说,我们要怎么样从前期需求获取、业务梳理、原型设计来完成整个产品的思考和设计。
下面我用最近一个由我主导落地的与司法鉴定相关项目为基础,用实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产品设计中的思考。
一、充分调研产品经理工作职责最重要的部分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验证问题,以此来满足用户需求。
我国将司法鉴定分为四大类,包括法医鉴定、物证类、声像资料类、环境损坏类。
四大分类互不相干跨度非常大,每一大类都有独有的流程或要求。
而这四大类下又分为18子类,每个子类下又分别有很多分领域,比如“声像资料类鉴定”分为“录音鉴定、图像鉴定、电子数据鉴定”这三个子类。
“电子数据鉴定”又分为“电子数据真实性鉴定”、“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电子数据存证性鉴定”、“电子数据相似性鉴定”。
面对这种同一行业但具有不同分领域的情况,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第一时间和用户方沟通,考虑到司法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开展业务,不同领域的用户需求是有差异的。
我选择首先通过阅读了解包括《司法鉴定通则》、《司法鉴定执业规范》等章程性文件,作为调研准备的第一步,以此希望能够对司法鉴定有概括性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不同业务领域中找到共同点。
比如在通用的鉴定流程就包括:
收案登记->受理审核->鉴定实施/补充材料/不予受理->鉴定实施->鉴定复核->鉴定审核(签发)->文书生成->归档。
这就是所有领域司法鉴定的通用流程。
业务|实战分享——我是如何设计复杂系统的
文章插图
在对整个司法鉴定行业有了整体性、概括性认识后,再去出去和用户沟通,具有一定行业知识储备后,后续的沟通才会更加顺畅。
我们的用户包括司法鉴定的主管部门(也就是司法局),四大类司法鉴定领域的用户,包括机构负责人、鉴定人、鉴定助理、收案登记员、司法鉴定委托人等。
在与用户沟通时,我更多的处于“多听少说”的状态,因为他们是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员,也是未来系统的真实用户,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业、岗位,也是最知道自己需求的人。
对于不太善于描述需求的用户,我们需要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用户,通过“人、事、时间、地点”四要素来描述真实的业务场景和切实痛点。
比如其中一个场景需求痛点就是“鉴定助理(人)在鉴定人完成司法鉴定后(时间),需要在档案管理室(地点)对案件的检材、过程资料等进行归档(事),但是司法鉴定的周期长,涉及的资料文件多,在归档的时候难免出现遗漏或文件丢失的情况。”
通过前期的充分学习知识、用户沟通,我们才能地从理解行业知识、业务需求,为我们后期梳理业务流程、角色、架构设计、原型设计夯实基础。
二、业务聚焦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最忌讳在最初就贪图大而全。
B端业务本身业务流程复杂、涉及角色多,如果一开始就奔着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目标设计、实现,往往会出现一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