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2022北京冬奥会将载入史册”

奥林匹克|“2022北京冬奥会将载入史册”
文章插图
“北京冬奥会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冬奥会。”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各种场合为北京冬奥会给出了极高的赞誉。这位在国际奥委会服务超过40年的前奥运冠军,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多次表示,北京冬奥会前所未有、并将改写冬奥会的部分历史。
而在巴赫等一众奥林匹克人眼中,北京冬奥会在历史上的“特殊意义”是全方位的。
比如,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冰雪运动的基础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薄弱。但是冬奥会的到来,不仅带火了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快速补齐了我国在冰雪运动基础设施上的短板。
【 奥林匹克|“2022北京冬奥会将载入史册”】据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数据统计,从北京冬奥会申办到2021年的10月,中国有3.46亿人参加过冰雪运动——将超过美国总人口(3.3亿)的消费者推向一项新兴运动,这对于任何一项奥运赛事来说,都值得称道一句“前无古人”。
再比如,北京正式成为全球首个既办过夏季奥运、又办过冬季奥运的“双奥城市”。
上一个与这项纪录有可比性的地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旗下两个地区洛杉矶和斯阔谷,他们分别在1984年、1960年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但通过一座城市来承载两季奥运会,且相隔时间仅仅14年,在全球还是首次。
就好像上个世纪末,加尼福利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创新力的区域一样。“双奥城市”的出现,不仅代表着奥林匹克与东方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也让所有人都看到一个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区域力量正在快速崛起。
奥林匹克|“2022北京冬奥会将载入史册”
文章插图
但相比于这些“外显”的、“众人皆知”的成就,对于巴赫等具有数十年奥运筹备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北京冬奥会的另一些成就或许同样让他们印象深刻。
那便是冬奥会的科技和管理上的全新探索。而这些成就,几乎都根植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强大的配套能力。
一次「特殊」的奥运“闭环里或许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这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半开玩笑般抛出的一句话,但却反映了整个冬奥会期间“闭环管理”带来的极高防疫效率。
所谓“闭环”,其实是指所有参与到赛事中的人员、场景设施、交通运输工具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与外界隔绝的系统。
在闭环中,所有人可以自由出入,享受餐饮、住宿、训练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只是不能到所有非闭环的场景中去。而闭环以外的人,则只能通过视频等手段与环内的人沟通,绝不能直接进入到闭环。
这样的措施最早起源于去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因为像是与外界形成了一个不可见的隔膜,这样的防疫措施被形象地称之为“防疫泡泡”。
奥林匹克|“2022北京冬奥会将载入史册”
文章插图
但相比于东京奥运会的“泡泡”,北京的“泡泡”更大、更硬、难度也更高。
首先,东京奥运会在夏天举办,而冬奥会则必须在冬天。后者温度更低,往往是新冠疫情相对危险的时间。再加上奥密克戎变种来势汹汹,防疫形势更加艰难。
有研究表明,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天实际都有上千万的奥密克戎感染新增病例。“泡泡”内安然无事,国门外洪水滔天,大抵如此。
其次,北京冬奥会是为数不多、比赛场馆横跨三个地级行政区划(北京市区、延庆、张家口)的赛事。而相比东京奥运会的“单向膜”(经过一定的隔离期后也可以自由外出),北京奥运会是双向隔离。在赛事期间,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