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翊鸣|暴赚2.5亿!谷爱凌的吸金人设,竟是美国人炒起来的?( 四 )


文章插图

但草台班子之下,又谈何商业呢?
如今很多运动冠军,虽然商业化正在逐渐好转,但品牌看中的还是冠军的title。
很多运动员接到的大多是短期代言,1到3个月,极少有超过1年或者长达3年的,最短的案例仅半个月。
反观谷爱凌,她接到的代言,从奢侈品、日用品、快消品、中国移动,等跨领域的品类,人们看中的更多的是谷爱凌的个人IP,而不仅仅是冠军的头衔。
等冬奥会过去,冠军光环消失,人设品牌会显得值钱。
结语:
现在越来越多品牌开始不用流量明星,而且选择体育明星代言。
品牌们看中的冠军们的“奥运拼搏精神”,这确实是体育明星身上最大的亮点,但过于局限运动员身份,反而会错过他们很多面。
就像谷爱凌,除了运动员,还可以是学霸、搞笑女、人间清醒,人们喜欢的不仅仅是冠军谷爱凌,而是谷爱凌本身。
还有苏炳添,和小米、广汽等品牌合作,广汽传祺还推出了“苏神限量版”车型。
苏翊鸣|暴赚2.5亿!谷爱凌的吸金人设,竟是美国人炒起来的?
文章插图

品牌看中的是,亚洲飞人的速度、“苏神”的形象、宠妻奶爸的身份,都是他冠军之外的标签。
能挖掘到运动员的不同角度,并合理利用,并不会透支运动员的价值,也不会被随着运动结束被打入冷宫。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