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 科技冬奥专项来盘点
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 科技冬奥专项来盘点
◎本报采访人员 张盖伦
2月20日晚 , 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 。 它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
北京冬奥会也是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赛事 。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碧莹教授20日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根据他们的评估测算 , 北京冬奥会实施了30多项低碳技术和措施 , 相比于传统方案共计减少二氧化碳100万吨左右 。
碳排放从哪里来 , 减了多少碳 , 还有多少排放需要中和……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低碳冬奥监测与碳中和调控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的支持下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魏一鸣带领团队为北京冬奥会做了一次碳排放盘点 。
该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 , 国家速滑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舜绿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 。
项目的正式启动是在2021年9月 。 对团队来说 , 时间紧、任务重 。
北京冬奥会的碳排放 , 不局限于一时一地 , 它涉及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 , 跟人员、建筑、设备、物料、环境等都有关系 。 项目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碳排放“测(监测)—算(计算)—控(管控)—谋(谋划)”技术体系 , 研制“冬奥碳测”平台 , 将冬奥碳排放相关的人—机—物—环数据监测、碳排放核算、评估和管控功能集成于一体 , 科学量化了各项技术的减排贡献 , 让北京冬奥碳减排行动评估有据可依、有数可查、有物为证 。
余碧莹说 , 项目组要做的 , 是对我国为绿色冬奥做出的努力进行呈现和总结 。 他们设计出了一套适合北京冬奥会的减排效果评估标准和方案 。 在较短时间内 , 团队加班加点 , 一项项梳理出北京冬奥会的低碳举措 , 量化各项措施的减排效果 。
这是一支主要研究能源与环境管理的团队 , 为了精准测算每项技术的碳减排量 , 他们也得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半个技术专家 。
国家速滑馆等场馆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 , 而历届冬奥会冰场制冰 , 主要采用的都是氟利昂等人工合成制冷剂技术或者氨制冷技术 。 相对来说 , 二氧化碳制冰系统在压缩、冷却、节流和蒸发四个环节都更为高效 。 同时 , 场馆利用冷热联供技术回收制冷系统余热 , 用于场馆的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和除湿等场景 。 “我们在评估时就要了解 , 这个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和传统制冰技术方案有哪些差别 , 哪些差别会影响到碳排放 。 ”余碧莹介绍 , 根据他们的测算 , 按照四个月制冰时长 , 相比于传统间冷制冰 , 国家速滑馆等四个采用二氧化碳直冷制冰的场馆共减排约6400吨二氧化碳 。
再比如 ,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 采取的不是用混凝土填平泳池再铺设冰面的方案 , 而是创新性地在泳池内搭建可转化的钢架结构 。 他们算出 , 这项技术带来了近850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
这些是赛前中国在减排上作出的贡献 。
赛中的碳排放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 。 余碧莹表示 , 项目团队在“冰立方”和国家速滑馆两大场馆的看台区域、耗能设备、观众入口等数十个点位安装了成套智能监测装备 , 实时收集人流、能耗、场馆环境等数据 。 数据回传至团队研发出的冬奥碳测平台 , 即可计算出场馆各区域碳排放量 。 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 , 可进一步全面核算中国办冬奥会产生的碳排放和减排量 。
【|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 科技冬奥专项来盘点】
- 技术|为什么说这次冬奥会把「未来」带到了我们眼前?
- 北京冬奥闭幕式开场表演《点亮》:雪花花灯与大雪花互动
- 触觉|酷冷至尊发布 Motion 1 电竞椅:可联动游戏实现逼真触觉反馈
- 冬奥|收官,谁“吃”到了冬奥会的红利?
- 本文转自:文汇客户端图源:视觉中国北京冬奥会将在今天(20)闭幕|100万只冰墩墩你抢到了吗?但也别太太太晚了,特许商品有退市时限的哦
- 联想|北京冬奥落幕,哪些联想科技“惊艳”了赛场
- 8k电视|8K电视上市5年始终无法上量:2022,在冬奥助推下能“起势”吗?
- 物联网|从冬奥看中国科技(五):漫天塞地物联网
- 腾讯云计算|湖口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 冬奥会|科技与艺术融合!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还有这些隐藏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