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华为挑战“小华为”海康威视,夺多个亿元安防大单,业内直呼太猛( 二 )
文章插图
图/视觉中国华为小海思针对德州仪器的弱项,提供了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芯片,而且服务反应快还不收许可费,在小公司很受欢迎。小海思很快攻城略地,从国外对手那里虎口夺食。“小公司用了之后,大公司要是不用,就没有竞争优势。”小海思前员工卓毅对AI财经社回忆。2007年小海思拿下大华20万片芯片的合同,这是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销芯片大合同。2010年,小海思最终搞定了全球最大的安防摄像头厂商--海康威视。之后,在监控摄像头芯片领域,华为小海思一度占据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卓毅回忆,海康威视后来也想自己做芯片,但这将对华为产生巨大影响。小海思急忙跑去沟通,他们给海康威视算了一笔账,“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开发芯片不如直接用小海思的,便宜而且成熟。”不知道如今再复盘,海康威视会怎么想。2020年,华为小海思供应的高端芯片出现了紧缺。“华为有囤货,但它会视客户的重要程度,决定是否供应高端芯片。”从事智慧城市的人士吴航称,“华为低端芯片供货仍然较为充足。”除了小海思在芯片上的布局以外,华为在安防领域的动作一直不太明显,但这十几年间也曾有过几次尝试。一次是2006年,华为协助运营商做“全球眼”项目。当时华为做的是监控软件,选择其他安防设备商代工摄像头等终端产品,某种程度上,华为订单也促成了深圳大量安防企业的兴起。另一次则是6年后。2012年,华为申请成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同年底在一个安防博览会上正式宣布进入安防领域,发布了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这次宣布,让传统安防企业着实紧张了一把。因为小海思的存在,华为在安防领域的定位更像是芯片供应商的角色。供应商成为竞争对手,这不得不让海康威视、大华等企业提高警惕。但事实是,这之后几年里,华为在终端产品上仍然无明显动作,小海思照常给安防企业供应芯片。有业内人士分析,也许当年安防市场过度碎片化,华为对这样的市场兴趣不大。这种相安无事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19年。2019年深圳安博会上,华为推出了三款重量级视频监控产品,还推出了首个视频算法商城Huawei HoloSens Store。当时刚被任命为华为安防总裁的段爱国更是激情演讲,称将“调整整个行业的节奏”。这次华为看起来是认真了。2020年5月,时任华为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喊出了华为安防的目标:“在安防领域,华为今年肯定能做到前三,目标五年内做到第一。”他还称,华为的打法跟传统安防厂商完全不同,以“平台+生态”为发展战略。“喊口号”之外,华为还做了一系列组织架构的调整,来支撑安防业务的开展。而这两年,华为在安防市场攻城略地。有行业资深人士对AI财经社总结,华为之所以能够拿下一个个大单,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政府关系、国产品牌以及生态化玩法。这些因素加起来,让华为具备了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优势。“华为进入安防这么快,离不开它的政企关系。”多位行业人士对AI财经社表达了这个观点。“安防是一个很看重客情关系的行业。”科大讯飞一位政企业务线人士称。“华为能接触到省一级的政府关系,我们接触不到这个层面。”大华的销售人员称。而华为在接触到省级项目后,再往市级、区级做也会顺利很多。民族品牌也是华为的优势之一。从芯片、中间件到服务器,华为的自主品牌是拿下众多政企项目的核心原因之一。生态玩法,更是华为近两年常常提及的词汇,安防涵盖了硬件终端、业务平台、具体应用、解决方案、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需求,华为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做好顶层设计,将其交给合作伙伴。海康威视和大华的无奈华为的介入,也改变了当下安防市场的格局。“现在我们的情况是比较尴尬的。”大华资深员工刘钰对AI财经社称。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安防行业也在被重新定义。刘钰观察到,跟华为用一样的模式进入安防领域的,还有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云厂商,以及中国系统这样有国资背景的集成商。他们的共同点是具备顶层设计、能提供底座、擅长做大平台。
- 芯片|硬扛不住了?损失1万亿后,7家企业组队大闹白宫,华为罕见表态
- 华为鸿蒙系统|余承东没让人失望,Mate 50要来了,麒麟9000+正副屏+鸿蒙3.0
- 2月21日|华为intelligentran无线网络迈进无线网络
- 2月21日|华为发布第三代massivemimo产品
- vivoS12Pro是在21年底登场的“先锋影像旗舰”|vivos12pro挑战专业摄影团队拍摄,实测结果令人意外
- m华为Mate50将于7月下旬发布 或无缘麒麟芯片
- 华为|我在华为旗舰店守了一天,搞明白了,谁会花30万买问界M5
- 印度|拒绝华为后,印度、英国斥资数十亿求助日本
- 小米科技|小米:为什么挖不到华为的人才?
- 华为|你认为余承东能胜任华为任正非任老后的第二任头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