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打破美韩垄断!腾讯阿里等近50家机构入局,合肥冲出一只超级独角兽( 三 )


并不是什么领域 , 喊一句口号 , 吹一个牛比 , 梦想就实现了 。
明知不可能 , 朱一明还想为之 。
他曾带领兆易创新筹划对DRAM 企业矽成的收购 , 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 可他就是不信中国企业搞不了DRAM  , 跑遍整个中国寻找标的或愿意在该方向攻坚的企业 。
《孙膑兵法·月战》中有这么一句话 , “天时、地利、人和 , 三者不得 , 虽胜有殃 。 ”
在朱一明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 安徽合肥站了出来 。

这座曾经在中国各大省会“存在感低”的城市 , 在“双创”背景下有了新目标 , 打造“IC 之都” , 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企业 , 一改合肥全貌 。
很难想象 , 得知兆易创新要搞DRAM  , 合肥竟然放下架子主动找到朱一明 , 谈了一个改变中国DRAM 未来的大项目:政府拿出约80% 资金支持朱一明于2016 年成立睿力集成 , 以长鑫存储为品牌 , 攻坚DRAM  。 为了保证企业自主性 , 长鑫存储的运营仍由朱一明负责 。
由此 , 开启一场中国DRAM 企业的未知征程 。
为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一个令人兴奋的事业 , 朱一明立下一个军令状:“长鑫存储不盈利 , 不搞出点名堂 , 我不领一分钱工资 , 一分钱奖金 。 ”
2019 年 , 长鑫存储发出“惊天一击” , DRAM 芯片8Gb DDR4 问世 , 同年实现量产 , 做到了与三星第一代10nm 制程工艺研发的8Gb DDR4 “全球最小”DRAM 芯片同频 。
虽然在制程工艺上长鑫存储用的是19nm , 比三星还有一段距离 , 但这已是中国企业的一次历史跨越 , 打破美韩在DRAM的长期垄断 。
朱一明的努力得到了芯片产业顶级玩家的认同 , 8Gb DDR4量产后 , 长鑫存储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 从2020年至今启动了三笔战略融资 , 每一次进驻的机构都堪称股权投资的“天花板” 。
比如2020 年 , 长鑫存储就引入了小米集团、安徽投资集团、中国人寿、中国农业银行、中金资本、海通开元、建银国际、招银国际、君联资本等VC/PE 、产业资本 。
次年 , 长鑫存储又引入了基石资本、美的投资、安元投资、兰璞创投、招商资本、燕创资本、恒旭资本、诚通基金、华富嘉业等VC/PE 、产业资本 。

今年 , 他们更是拿到了腾讯、阿里、TCL 、华登国际、人保资本、建信投资、阳光人寿、东方资产、前海母基金等19 家VC/PE 、产业资本的战略投资 。 若算上前几笔融资 , 投资机构总参与数量已接近50 家 。
这是中国科技投资史上的奇观 。

长鑫存储连番获得众多投资机构青睐 , 使得业内对其估值充满各种遐想 。
因为 , 这家企业每笔融资都未曾透露金额 。
有消息称 , “长鑫存储曾遭200多家投资机构争抢 , 简直杀疯了 。 ”
从企查查信息看 , 拿到最新一笔融资后 , 母公司睿力集成注册资本变更为485亿元 , 长鑫存储已稳入超级独角兽行列 。
需要注意的是 , 长鑫存储虽在国内完成壮举 , DRAM行业却仍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智能化、数据化 , 包括手机、电脑、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摄像头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在大量使用存储芯片 。
根据权威机构IC Insight 分析 , 全球芯片供应量中最为紧缺的就是DRAM 芯片 。
全球DRAM 三大巨头: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科技 , 正纷纷加强在该领域的投入 。
2020年时 , 三星DRAM的市占率达到42.71%全球第一 , SK海力士市占率29.27%全球第二 , 美光科技市占率22.52%全球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