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熬夜了!!!”多少年轻人在半夜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后|毛发干细胞可以“二次发育”

“再也不熬夜了!!!”
多少年轻人在半夜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后 , 顶着黑眼圈在心里默默地发誓 , “以后再也不熬夜了” , 又有多少年轻人 , 在一遍又一遍地发誓后 , 还是“义无反顾”地拿起了手机 。
然而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你熬过多少夜 , 就有多少头发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逝” 。
脱发总是“秃”如其来 , 发际线也逐渐长成了手机屏的样子 。
“再也不熬夜了!!!”多少年轻人在半夜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后|毛发干细胞可以“二次发育”
文章图片
如今 , 脱发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 因为脱发极大地影响到了年轻人的形象 。
幸运的是 ,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示 , 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对细胞重新编程来治疗秃顶的问题 。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ErnestoLujan表示 , 他所创办的公司DNOVO可以通过基因“重新编程”普通细胞(如血液或者脂肪细胞等)使其直接转化成为毛发干细胞 。
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小鼠身上移植了毛发干细胞 , 使无毛的小鼠身上长出了人类的头发 。
“再也不熬夜了!!!”多少年轻人在半夜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后|毛发干细胞可以“二次发育”
文章图片
图|无毛小鼠在移植毛发干细胞后长出一簇人类头发 。 (来源:DNOVO)
这已经证明了 , 毛发干细胞确实可以使皮肤毛囊“二次发育” , 长出新的毛发 ,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 , 普通细胞为什么可以变成毛发干细胞呢?
该公司创始人ErnestoLujan表示:“在生物学中 , 我们可以把细胞理解为一种‘状态’ , 而不是一个固定的身份 , 而基因编程就是把细胞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 。 ”
这种“细胞状态转换”的方法早在21世纪初就有了关键的突破 , 当时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公式” , 可以将任何类型的组织转化为功能强大、类似于胚胎中的干细胞 。
因此 , 科学家们意识到 , 他们几乎可以制造出所有种类的细胞 。 然而 , 在实践中 , 制造特定类型细胞的方法是难以捉摸的 , 而且还面临着将实验室培育的细胞送回人体中的困难 。
除了“细胞状态转换”这种方法外 , 来自哈佛大学的KarlKoehler教授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制造毛发干细胞——通过生长类器官 。
Koehler教授在最初研究治疗耳聋的时候 , 想要培育耳内的毛发状细胞 , 但是他培养的类器官最终变成了带有毛囊的皮肤 。
这虽然是个意外 , 但也是个惊喜 , 这使得Koehler教授培育出了可生长大约150天的球形皮肤类器官 , 其直径约为2毫米 , 且管状的毛囊清晰可见 。
除此之外 , 研究人员还在观察来自其他捐赠者的细胞 , 看看类器官是否能让头发具有独特的颜色和质地 。
“再也不熬夜了!!!”多少年轻人在半夜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后|毛发干细胞可以“二次发育”
文章图片
图|覆盖着毛囊的皮肤类器官 。 (来源:哈佛医学院)
Koehler教授表示 , 虽然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毛发是向内生长的 , 但是这也为解决秃头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道路 。
由此看来 , 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在努力地寻找治疗脱发、秃顶的道路 , 但是这条道路依然很遥远 , 而且Koehler教授表示 , 用这种方法治疗脱发是需要定制的(毕竟每个人的DNA是不一样的) , 而且需要非常高的成本 。
因此 , 我们普通人通过移植毛发干细胞的方法拯救脱发暂时不太行得通 , 我们目前所能做的 , 就是找到脱发的原因 , 再对症下药 。
脱发的原因
随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增大 , 脱发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的普遍现象 。 据调查显示 , 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2.5亿人在为脱发苦恼 , 也就是说 , 每6个人里 , 就有1个人脱发 。 (快瞧瞧你周围的同事或者同学 , 有没有脱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