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珊|阿里急需一场局部胜利

戴珊|阿里急需一场局部胜利
文章插图

尽快在“局部战场”打赢小规模战役,对阿里很重要。
来源|虎嗅(ID:huxiu_com)
作者|苗正卿
被视为“上市后最受关注的阿里财报”正式出炉。
2月24日晚,阿里巴巴发布截至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季度内阿里营收2425.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04.29亿元,同比下降75%。
当天早些时候,阿里港股出现超6%跌幅,股价一度跌至103港元,这是阿里巴巴回港上市以来的最低股价。过去一年阿里巴巴颇为“坎坷”,不仅曾被市场监管总局罚款182亿元,旗下阿里云也因“漏洞未报告”而被工信部暂停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合作6个月。甚至和阿里有强关联的超级主播薇娅、雪梨也因为“税收事件”黯然收场。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阿里在2021年市值缩水超过一半。
2021年的“不顺遂”,增添了外界对这份新财报的“期待度”。自1月起,资本世界和分析师圈便对这份阿里财报极度关注。
有熟悉华尔街投资圈的人告诉我们,三个因素让这份财报“吸引眼球”。首先,一些投资人鉴于2021年阿里陷入股价“低谷”的状况,开始打算“抄底”,而这份财报的业绩将让他们对2022年阿里的走向有一个基本预判。与此同时,这也是阿里2021年底宣布“多元化治理体系”后的第一份财报。财报透露的信息,对于解读新架构下的阿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次财报以新的板块划分来解构阿里)。此外,阿里作为中概股代表,正被视为风向标——资本圈希望通过读懂阿里的命运,读出更宏观层的关键信息。
在财报发布前,明星投资人(及机构)对阿里业绩预期的“态度迥异”,进一步增添了这份报告的关注度。2021年第四季度至今,高盛、高瓴资本、淡马锡控股均削减了(或清仓)手中的阿里股份,而知名投资人查理·芒格和《原则》一书作者瑞·达利欧旗下的桥水基金均选择增持阿里。
一位国内的证券分析师告诉我们,投资界的“态度迥异”,源自各方对于“投资回报周期长短”及“阿里承压能力”的判断差异。“阿里承受的压力,来自内外双向,而短期内部分压力点并不会迅速消失。”这位分析师认为,监管等宏观因素、消费大盘下滑影响、友商的竞争是阿里面临的三大外部压力点;从内部因素看,在近期完成架构调整的阿里,将进入一段消化周期,而持续在新兴业务领域加大投入也正在让阿里的利润模型持续承压。“短期看,阿里并非绝佳的投资回报选项;长期看,阿里或具备投资价值。”
隐藏在阿里财报内的两个关键信息,或许会让芒格等看好阿里的投资人长舒一口气:在发展23年后,这家电商巨人已向“收入多元化”迈近一步,季度内云业务分部、本地生活服务分部、国际商业分部同比增速均在20%左右。而在2021年完成新兴业务的多笔投资后,阿里依然保持了不错的现金流——季度内阿里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26%后,维持在了710亿元的规模——阿里依然是中概股里现金流状况最好的公司之一。
不过摆在阿里面前的挑战仍然不小。比如,阿里依然陷在“基本盘增速放缓的泥沼”之中:以淘宝和天猫(旗下非直营项目)为根基的中国零售商业收入同比增长仅为7%,而淘宝和天猫GMV增速也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到10%……
01
芒格“赌”对了吗?
查理·芒格快成为阿里股票“代言人”了。
在2021年开始疯狂抄底阿里股票后,这位巴菲特的老搭档也开始在舆论和流量端为阿里股票造势。在2月17日Daily Journal股东会上,98岁的芒格表示“阿里巴巴是让我感到舒适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