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6个月建设大型云数据中心:被模糊的新基建与旧基建界限

“新基建”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如何在“旧基建”之后收获新动能。而提到对“新基建”的直观印象,多数人想到的都是类似《黑客帝国》里耀目酷炫、科技感满满的服务器机组、满屏不断刷新的代码以及坐在精密操作间里气定神闲、运筹帷幄的技术人员,世界变了。
而事实上,少有人看到的是,随着“新基建”的快速发展,它与以超级工程建设为代表的“旧基建”时代的联系也越发紧密――一边要面临“旧基建”如何打破桎梏适应“新基建”的难题,另一边则要满足越来越短的“新基建”版本迭代周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
最新一期(第三期)华为数字能源 《方博碳讨室》节目中,就展示了一个仅用6个月时间就建设完成的大型云数据中心――东莞松山湖华为云数据中心,其建设过程为新旧基建如何充分融合提供了一个可供探讨的样本。
“新基建”能摆脱“旧基建”单飞吗?
回溯一些“新基建”项目的发展过程,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高科技设备在铺设过程中都离不开大量的工程建设。随着在形象上象征“新基建”的数字化设备数量越来越庞大、铺设要求越来越高,背后用于支撑它们的“旧基建”规模和复杂程度也直线上升。
【 基建|6个月建设大型云数据中心:被模糊的新基建与旧基建界限】最典型的,如《方博碳讨室》提到的东莞华为云数据中心,整个园区要容纳30万IT机柜的规模,其工程建设量可见一斑。随着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战略的推进,这个数字必将呈几何级增长态势。
实际上,无论“新基建”所需要的设备如何日新月异,但仍然需要铺设在旧的基础设施之上。破还是立?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按照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土建先行,再引入设备,安装调试之后再试运行,直至正式投运,前后需要的时间是18个月。而18个月,对于数据中心所在的ICT行业来说,正好是“摩尔定律”所定义的迭代周期。
无论是政府部门主导的“新基建”还是纯商业化运作的Colo模式,“新基建”不断向“旧基建”要效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旧基建”需要努力实现跨越,才能满足业主方对于快速上线、按需部署的要求。
《方博碳讨室》第三期内容中提到的预制模块化,为抢占先机提供了可行方案。
“旧基建”创新,改变了“新基建”的游戏规则?
过去几年,随着“新基建”项目的逐步推进,一些挑战也逐步暴露出来,而不断在“新基建”发展中体现出价值的“旧基建”创新,实际上也在改变着“新基建”的游戏规划,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建设周期与建设质量“鱼与熊掌可兼得”
“新基建”设备对周边环境的严苛要求,使得原本就冗长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建设周期更长,“赶工”这种某种程度上牺牲质量的做法变得无法容忍――一旦出现漏水等质量通病,影响数据中心运营效率不说,可能还会造成重要设备的故障甚至损毁。
以数据中心为代表,要满足通用建筑规范的各项技术指标,再加上工程建设的“老大难”问题――现场施工和各项目组施工进度冲突,1000个机柜的工程项目至少需要18个月。
《方博碳讨室》中提到的东莞松山湖华为云数据中心,已经将这个数字压缩到了6个月,其采用的预制模块化建设方式,已经作为一种工程建设的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
华为数字能源预制模块化产品总监孙岩飞介绍,5层楼24米高的数据中心由189个预制模块堆叠而成,箱体每一层的垂直公差不能超过两毫米,这是传统混凝土浇筑建筑根本无法企及的精度。
而稳定的仿榫卯设计也做到了在免焊接的同时让189个预制模块5层堆叠之后“多而不散,大而不倒,高而不晃”,消除了人们对于短周期建设的质量忧虑。此外,由于BIM 3D设计和数字化生产手段的加持,提前识别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管线交叉干涉,设计变更和现场返工率大幅降低,6个月交付得以从纸上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