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天下餐饮是一家,你抄我的我抄他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餐企老板内参原创作品,作者XXX,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高仿不是山寨,可以理解为是餐饮品牌的“二次创作”。
01 手握“张雪的茶”,走进“迈肯基”“二创餐饮”层出不穷最近,内参君从北京回了一趟老家,一个位于西南地区的五线小城市。
原本想着,自己高低也是北京大都市里的“餐饮通”,和小伙伴论起美食这个板块来,一定可以力压群芳、高谈阔论。谁知,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县城餐饮的种种“创新”,着实令内参君大开眼界,并收获了源源不断的槽点。
没有人知道“奈雪的茶”,这里大家都喝“张雪的茶”,同款绿色系的招牌悬挂在一栋快要拆迁的老房子底层,白富美的气质全无;没有人在意“姐弟俩土豆粉”还是“姐弟两土豆粉”,反正便宜又好吃的苍蝇馆子也不少人排队;以及,随处可见的“迈肯基”、“战斗鸡”、“马路边”、“喜减德”、“杨国文麻辣烫”……
文章插图
和圈里人一聊,这种“高仿餐饮”,大多分布在四五线城市,每个地区都有不同形式的“高仿”,百花齐放,群雄割据,有的甚至比本尊做得更火。
一位“深耕高仿”的老板直言,“我在某五线城市有七八个高仿品牌,门店总数超过100家。但是每当亲朋好友问起,具体做的什么品牌时,我都没脸告诉人家真相。”
后来,他也曾发狠投入几十万做了个原创品牌,无奈原创成本太高,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先的轨迹”。
“我信命。”
02 高仿“三段位”:抄袭,模仿,创新和简单粗暴的山寨不同,“高仿”的段位更高,底气也更足。原因是他们注册了正规商标,虽然神似一线大品牌,但也具备一定的原创属性。
按照段位,我们把“高仿”分为3种类型——抄袭、模仿、创新。
抄袭很好理解,用的是最土的方式,基本没变的名字和近乎一样的LOGO,成为很多大品牌“打假”的首要目标。
模仿则介于抄袭和原创之间,营造“第一眼一样,第二眼不同,再看一眼也差不多”的雾里看花的效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原有的品牌名字前面加前缀,“套牌”式打法,比如前几年很火的“金典鲍师傅”、“世家海底捞”等。
创新则是将成熟品牌学会去后重做市场定位,进行“二次创作”,具备一定的原创属性。比如连锁55家门店的“徽乡鸡”,只在安徽深耕本土市场。连锁130家门店的“奈哥老坛酸菜鱼”,用人均不到30元客单价主攻下沉市场,覆盖二十多个省份。
文章插图
“半杯都是料”已满足不了了
我们整理出高仿有几个普遍特征:
1、名字、视觉VI和一线城市的品牌很接近,但又有正规的商标注册。
2、用超低的价格“拿捏”下沉市场,靠性价比取胜。
3、极具迷惑性的铺面(开在商场、航站楼之类),价格甚至比正牌还贵。
4、更了解本地客群的真实需求,微创新后更受欢迎。
5、密集开店,敢于出手,打法很“野”。
6、结合快招广开加盟,触角更快,迅速铺开。
窦铭淇目前是一家餐饮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对下沉市场的“高仿现象”很熟悉,多年前甚至意外加盟过某高仿餐饮。在他看来,餐饮竞争分为五个维度:产品竞争,门店竞争,品牌竞争,组织力竞争,供应链竞争。大部分的高仿餐饮,还是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真正做创新的,也有。但是不多,如果有能力创新,也不甘于沦为‘高仿’。”
- 阿里巴巴|外卖餐饮管理系统开发源码
- 商家|熬过最难的2021年,后疫情时代餐饮困局何解?
- |这三款手机算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 |未按规定审查商家,美团饿了么均被罚款18万,此事给予了餐饮界哪些警示?
- 熬过最难的2021年,后疫情时代餐饮困局何解?
- 餐饮|熬过最难的2021年,后疫情时代餐饮困局何解?
- 今天下午|努比亚z40pro一人之下限定版3月2日开启众筹
- 元气森林退出山鬼餐饮股东行列
- 餐饮|一年营收超10亿,一碗麻辣烫撑起一个IPO
- 餐饮|巨额亏损下,海底捞还“捞”的动吗?|钛度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