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气体|地区冲突,却让这条“卡脖子”的赛道曝光,国家队和华为都已布局

华特气体|地区冲突,却让这条“卡脖子”的赛道曝光,国家队和华为都已布局
文章插图
作者丨巴 里
编辑丨子 钺
头图丨摄图网
这几天,俄乌冲突加剧,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除了霸榜热搜、股票跳水、群友转播外,这场交战无疑给全球的“缺芯潮”再次泼上了一盆冷水。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供应了全球70%的氖气,40%的氪气以及30%的氙气。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半导体行业使用的氖气有超过90%来自乌克兰,有35%的钯金从俄罗斯采购。
如此高的占比也引发了市场对上游材料供应短缺,进而阻碍芯片生产的新一轮担忧。
氖气、氪气、氙气等惰性气体素有半导体“血液”之称,是半导体制造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Techcet在2月初的报告中指出,氖气是俄罗斯钢铁制造业的副产品,而乌克兰企业则负责氖气的纯化环节。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由这些上游材料所制成的特种气体主要应用于电子、化工、医疗、环保等领域,其中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行业约占41%。
长期以来,在整个半导体行业融资火爆、高估值的背景下,电子气体这样一种半导体制造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却被严重低估,鲜有问津。
【 华特气体|地区冲突,却让这条“卡脖子”的赛道曝光,国家队和华为都已布局】但最近半年以来,中国电子气体这条赛道密集融资近10起,单月最高融资近10亿元。
一时间,众多国家队基金、华为、中芯国际扎堆进场,不可谓不火爆。
“卡脖子”的电子气体
到底会不会“断气”?
资料显示,在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从芯片生产到最后器件的封装,几乎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子气体。在不同的电子应用领域中,电子特种气体和电子大宗气体的成本占比略有不同。
华特气体|地区冲突,却让这条“卡脖子”的赛道曝光,国家队和华为都已布局
文章插图
图源:华特气体官网
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电子特种气体和电子大宗气体各自占比50%。这些电子气体成本占 IC 材料总成本的 5%-6%,占比并不大,但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好坏。
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告诉创业邦,乌克兰作为半导体制造所需电子气体的上游材料供应大国,俄乌冲突的确对相关产品市场带来了冲击,部分特种气体价格显著上涨,将对国内下游企业造成很大成本压力。
事实上,之前氖气价格便蠢蠢欲动,有过一轮大幅上涨,从去年10月份的每立方米400元涨到目前的1600元以上。据统计,2月22日俄乌事件之后,氖气价格整体再涨20%至30%,甚至有厂家已停止报价。
对于这种情况,有厂商向媒体表示:“当前市场上存在借机炒作电子气体的情况,就像新冠疫情前’囤口罩’炒作一样。”
华特气体|地区冲突,却让这条“卡脖子”的赛道曝光,国家队和华为都已布局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据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介绍,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国内氖气价格在2015年从400元/立方米最高翻了60倍,涨到了25000元/立方米。相较于2014年,如今,邯钢、宝钢、中科富海均新增大型氖氦精制装置,且部分企业新增粗氖氦提取装置;华特气体可供应光刻用氪氖混合气、氟氖混合气等气体。
同时,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基本都有一定电子气体库存,特别是去年年底俄乌关系紧张以来,相关企业基本都提前增加了自己的库存,故此短期内没有供应断裂的风险。
李珂还谈到,从国内供给来看,半导体所用的电子气体之所以国内企业涉足较少,一方面是以前国内芯片厂不多,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国外产品虽有一定运输费用,但价格仍有竞争力。随着国内芯片产能不断扩大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带来进口产品价格上涨、运费上涨,甚至有断供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