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有过“赶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过年,现土家族聚居的部分村寨,一直保留了这一习俗 。“四月八”是土家族送毛虫的节日,要自念谚语,祈望庄稼免遭虫害,五谷丰登 。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认为祖先是最大的神,处处保佑子孙 。普遍信奉“土王”,传说“土王”是土家族的祖先,每逢节日都要烧化钱纸,祭祀祖先和“土王” 。土家族还信奉土地神,过年期间,凡是走亲访友经过土地庙时,都要烧香化纸,也还在不少土家族供奉“三王庙”的,庙内供有冉、杨、田三神位,祈祷三王神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 。背景:湘、鄂、川、黔边界上家族的一些地方,每年要过三次年: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十月初一过“十月年” 。汉族以及一些有关民族过大年(简称“过年”,即春节)都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 。土家族人提前一天赶着过年,故称“过赶年” 。土家族人为什么要过赶年呢?在湘、鄂、川、黔边界民间流行着四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 。传说明嘉靖年间倭寇(日本)入侵中国,永顺土司工彭翼南奉命出征,他率领士兵三千,提前一日过了年奔赴前线,大败倭寇,立了“东南战功第一” 。为了纪念这次征战胜利,同时,也为表达广大民众对抗倭将士的深切怀念,永顺县土家族人就定在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年,这种“过赶年”的习俗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的历史 。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打败异族的骚扰 。缘于民族战争频繁,土家族民众常常不能安全过年 。于是,本民族头领便施巧计,出奇制胜 。头领让民众提前一天过年,尔后,率领将士猝然出击,敌人过年大吃酒肉,毫无戒备,被土家族人打得落花流水,仓皇撤离 。还有一种说法,土家族人祖先贫困,给财主当长工,穷得无法过年,不能合家团圆,只好提前一天“团年” 。另外也有说,四川西阳、秀山一带的士家族人分别在农历三月三、四月十七过年,是因为明代万历年间土家族人奉命出征,班师回朝的日期不一致,所以过年的时间也就不一样 。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土家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土家族的风俗?】1、语言: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 。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 。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
2、居民:土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 。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 。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 。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 。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 。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 。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 。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
3、服饰: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 。“过赶年”,即提前1~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 。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
4、习俗: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 。有“哭嫁习惯”习惯 。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 。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 。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
5、饮食习惯: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 。有“哭嫁习惯”习惯 。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 。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 。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
6、文化: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 。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 。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 。
7、生活: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 。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 。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
8、节庆:土家族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 。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
9、宗教信仰: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 。过去有巫师驱鬼 。有的地方信道教 。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 。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土家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