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三杰的故事的故事,于伯益是谁?

语文老师一枚,备课和讲课积累过不少素材,其中有一些涉及中国古人的临终遗言,具体如下:r 1.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伯虎)r 唐伯虎虽然被誉为风流才子,但一生并不得志,处处碰壁 。晚年皈依佛教,自号“六如居士”,慢慢变得超脱 。死前,已经把一切都看开了,“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有一种看淡生死的豁达和超脱 。r 2.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r 这是李鸿章的绝命诗,可以看做临终遗言 。生前,李鸿章是大清王朝的“糊纸匠”,哪里有漏洞,哪里就让他去糊纸 。事情做得越多,背锅的概率也越大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拳变等事件中,叫得最响的是不做实事的清流,而最后收拾烂摊子的,都是李鸿章 。临死前,还有俄国使者找李鸿章,让他签署协议 。那时候他躺在床上气息奄奄,再也拿不动笔了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是他一生的写照,而“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则是他最终的心愿 。r 3.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r 更准确说,谭嗣同绝命词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因为这次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但是,相比最后一句话,他的狱中题壁诗,更能展现他的看法和想法 。因此,把这首诗作为临终遗言,也未为不可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至今读来,仍能让人心生敬畏 。r 4.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和珅)r 乾隆一死,和珅就被新皇帝嘉庆赐死 。一生的荣华富贵,转眼成过眼云烟,时也命也?“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临死之前,和珅也彻底看开了,若有来世,不想再做人,还是做山间的一缕云烟吧!r 5.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r 袁崇焕守辽东,取得过宁锦大捷,把山海关防线,整肃得固若金汤 。可惜,后金兵绕过山海关防线,从蒙古草原入境,直逼北京城 。一时间,北京城谣言四起,多疑的崇祯皇帝,最终杀掉袁崇焕,自毁长城 。死前,袁崇焕吟诵了这首诗,“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至今读来,仍让人感慨不已 。r 6. 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 。明日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 。(金圣叹)r 能把一首绝命诗写得如此悲壮,如此苍凉,金圣叹无愧于清初第一才子的名号 。r 7. 爽秋居士老维摩,做尽人间好事多 。正统已添新岁月,大清重整旧山河 。功过吕望扶周室,德迈张良散楚歌 。顾我于今归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 。(袁昶)r 当年面对庚子拳乱,真正清醒的人不多,户部主事袁昶算是其中一个 。光绪二十六年,袁昶因为直谏反对用义和团排外而被清廷处死,同时赴刑的还有许景澄、徐用仪等四人,史称“庚子五大臣”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为其平反,谥“忠节” 。若在天有灵,可以“白云堆里笑呵呵”了 。r 8.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林逋)r 林逋是一个隐士,长期隐居西湖孤山,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佳话 。死前的绝命诗,依然不愿意屈身于富贵,只想栖身于青山照水的宁静之地 。r 9.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r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17岁少年写出来的绝命诗 。诗中所流露出的大义凌人,视死如归,足以让明末无数软骨头文人(比如钱谦益)颜面尽失,斯文扫地 。r 10. 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 。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张煌言)r 这是西湖三杰之一的张煌言的绝命诗 。死前,张煌言在牢里写过很多诗歌,都让人震撼,比如:r
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余之浩气兮,化为风霆;余之精魂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
11.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r 文天祥被杀后,家人收尸时,从衣服夹层里发现了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句句掷地有声,是文天祥赤胆忠心的真实写照 。r 12.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r 这两句话,是从孙中山临终遗嘱提炼出来的:r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 。是所至嘱!
13. 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尤似斩春风 。(释肇法师)r 释肇法师是鸠摩罗什的弟子,也是有道高僧 。后来因为得罪权贵,获罪被杀,临行前,诵读了几句寄语: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尤似斩春风 。这几句偈语,说明法师已经看破生死,因此也不留恋红尘,生前有大智慧,死后得大光明 。r 14. 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圣严法师)r 这是圣严法师的临终偈 。有信仰的人,面对生死,会比较淡定,能够更坦然接受 。像圣严法师这样坦然面对生死者,并不多见,因而更显可贵 。r 15.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r 这是杨继盛的绝命词 。因为弹劾严嵩,杨继盛被报复,关在监狱,遭受多次严刑拷打 。他曾经在监狱里面用碎瓷片给自己刮腐肉,连狱卒看了都浑身发颤,而杨继盛却坦然自若 。这样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最终还是被严嵩陷害,押扶刑场,含冤被处死 。就义前,他吟诵了这首诗,随后坦然赴死 。r 1.我整理过很多诗词名句,已经形成文档,如果需要请加微信:zuowenlizhaizhu
2.也推荐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中高考作文

关于西湖三杰的故事的故事,于伯益是谁?

文章插图
于伯益是谁?
没有于伯益这个人,你说的应该是于谦,字廷益 。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明代大臣、民族英雄 。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 。后巡抚河南、山西 。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
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 。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 。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 。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
【关于西湖三杰的故事的故事,于伯益是谁?】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 。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有《于忠肃集》传世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