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长视频不行了?我们来唱唱反调( 三 )


在这一点上 , 其实各个长视频平台都已经进行了非常多的尝试 , 比如《披荆斩棘的哥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
在该综艺的播出阶段 , 芒果TV基于正片 , 开发了三个衍生内容 , 分别是访谈节目《定义》 , 回忆向节目《哥哥的少年时代》 , 以及高品质合集《黑胶全开麦》 。 节目结束后 , 基于原IP还开发出了《我们的滚烫人生》《大湾仔的夜》等独立综艺 , 多元化的内容开发既强化了IP的生命力 , 也同步维系着用户情感链接的长久性 。

                                               综上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综艺IP多元化的开发和运营 , 正在打破以往一季节目结束后 , 用户随之流失的定式 。 当分层化运营和多元化开发的思路结合 , 平台的会员服务越优质 , 就越能提高用户的付费意愿 。 促使这些用户不断在平台观看内容 , 成为平台的高价值用户 , 既具备情感粘性 , 又具备高购买力 。
03
IP变现:B端客户+C端用户同发力 , 长视频的新商业叙事
当一个综艺IP同时做到了优质内容和精细运营 , 那就不可能在商业上失败 。 娱乐资本论从相关人士处获悉 , C端收入正在成长为能够支撑综艺创作的收入渠道之一 。 并且在综艺的to C逻辑下 , C端用户价值提升其实也在反哺B端品牌综艺营销 , 既带来了高价值用户 , 又提升了传播效果 。
换句话说 , 在当下的综艺商业逻辑中 , 不是只有B端收入或只有C端收入 , 而是依靠B+C两条腿走路 , 在此种商业逻辑下 , 平台已经开始探索同时满足B端和C端需求广告方式 。
一种方式是在传统投放逻辑的基础上 , 增加品牌内容的可看性和沉浸度 。 另一种方式则是打破传统投放逻辑 , 以更灵活化、场景化的方式实现“种草” 。
最典型的例子是腾讯视频年番综艺《毛雪汪》的尝试 , 作为一档全年播出、以客厅为主要场景的综艺IP , 《毛雪汪》其实给品牌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 不必动辄大手笔的全季投入 , 而是根据单期主题和场景选择合作 。
例如宜家和《毛雪汪》的客厅家居场景就十分适配 , 为综艺量身定制了软装效果 , 许多观众在看综艺的过程中 , 不断被种草同款产品 。 据内部人士透露 , 与《毛雪汪》的合作提升了宜家近47%的品牌好感度、和超35%的品牌预购度 , 品牌转化效果可见一斑 。

                                               又如快手短剧《秦爷小哑巴》这类内容其实在过去很难找到除自由渠道外合适的曝光场景 , 而《毛雪汪》两位MC如“世另我”的日常生活和生活化自带亲近感的场景 , 另节目中日常客厅看剧的环节为剧集reaction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在灵活之外 , 《毛雪汪》的品牌植入明显要更加隐蔽和自然 , 甚至做到了让内容成为广告本身 , 既有不错的用户观看体验 , 又产生了品牌曝光效果 。 其中快手短剧植入部分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
在娱乐资本论和制片人的对话中 , 《毛雪汪》已经有了多个广告客户 , 实现了对成本的覆盖 。
种种趋势和行业动向都已经表明 , 未来综艺市场一定是B端客户+C端用户结合的商业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 以优质内容促进C端收入 , 同时带动B端收入增长 。
这个时候 , 我们将视角从综艺领域拉回 , 来到整个长视频内容 , 会发现这些案例都指向一个结论 , 就是即便当下纷繁复杂的视频信息正在不断抢夺用户注意力 , 但优质的长视频内容依然具备穿越时间和周期的价值 , 能够让用户不断反复咀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