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大红海时代下的跨境电商,新精铺模式是否可行?

AR|大红海时代下的跨境电商,新精铺模式是否可行?




不知道跨境同行们感受到没有 , 自从2016年跨境电商井喷式漫延以来 , 越来越多的实业投资者、传统企业开始入场这片新蓝海 。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 , 自2017年以来 ,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在5年内增长了近10倍 。 21年 , 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1.98万亿元 , 同比增长15% 。
我不太懂资本世界的逻辑 , 但是很多行业的例子足以证明:只要资本开始入驻 , 轻小卖家会很惨...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不傻 , 媒体大肆炒作的时候往往是资本市场要比实干红火 。 大家一起闷声发财 , 而媒体和资本不炒作的时候 , 对于小型创业者往往是更好的机会 。
其实 , 进入跨境行业门槛并不高 。 但目前这种状况下 , 想做大做强真的还是要看资源和背后供应链的实力 , 中小型卖家根本就耗不起、也争不过 。
可能你会有疑问 , 目前的状况是什么状况?当然是卷、疯狂的卷、无底线的卷 , 上方资本施压、下面卷成一团乱麻......夹在其中有苦难言 。
这种局面接近于无解 , 这几年 , 我经常会在深夜工作结束的时候思考 , 思考我付诸心血和热爱的跨境电商市场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直至去年创立新精铺的前一个月 , 我终于想通了这个财富游戏为什么会如此“难以通关” 。
第一个点:现在所有卖家的玩法真的已经接近同质化了 。
要知道 , 18、19年的时候 , 我们所说的同质化只是单纯的指产品同质化 。 无论FBA还是FBM卖家 , 大家只是在产品和货源上的供应链渠道太单一 。
而现在呢?运营手段、技术、物流渠道和服务商资源都在同质化 , 精修页面、埋词、推广都成了公式化基础操作 。
再加上各种软件插件保驾护航 , 你的竞争对手有什么动向 , 在哪个位置上了促销 , 互相之间都一清二楚 , 白热化竞争下根本不存在什么蓝海类目 。
第二个点:在破坏商业生态这件事上 , 我们的本土卖家有着无穷的“智慧” 。
这件事其实是非常恐怖的 ,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 由于时间久远具体是哪本书记不太清了 。 讲的是中国人和犹太人开加油站的故事 , 大体是这样说的:
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 , 生意很好 , 然后第二个犹太人就来开了一个餐厅 , 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个超市 , 这片区域很快就繁华起来了 。
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很好 , 第二个中国人肯定开第二个加油站 , 第三个、第四个…
早在15、16年跨境电商最开始的时候 , 真的就相当于欧洲中世纪大航海时期的捡钱时代 。 产品只要上架就出单 , 利润率45%起步 , 根本不需要什么运营 , 运营就等于是在浪费上架Listing的时间 。
但现在呢?单是一个选品就让你无法下手 , 哪怕你想去模仿做的比较好的同行都会无奈发现:即便身处同一栋写字楼 , 也不太清楚对方做的是哪些类目的Listing , 谁也不会在这么艰难的时刻暴露自己的产品 。
更难受的还在后面 , 因为时不时会有一些老卖家扔出一句:想要做大做强?FBA发起来!其实这句话还可以这么理解 , 就像王思聪劝你买别墅不要贷款一样......
FBA+精细化运营 , 这样的重资产运作跟赌博无异 。 对于轻小型创业者 , 组建一支专业运营团队 , 再发几柜的货过去 , 重仓滞销风险暂且不谈 。 FBA压了那么多货 , 链接一死倾家荡产 , 为了保障链接安全 , 产品质量起码得说得过去吧?单单靠我们手里这些钱 , 怎么去和优质一点的工厂去谈价?进不进得去门都不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