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白马非马的典故?

马”这一名是只命形不命色的;“白马”这一名是既命形又命色的 。但“马”之不命色并不是否定马有色 , 而只是强调“马”不取其确定的颜色 , 它实际上是包括各种颜色的 。
【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白马非马的典故?】“白马”之命色 , 是专取其确定的白色的 , 从逻辑上分析 , “白马”与“马” 虽然具有马形的共性 , 却又有 “包括各色”与“仅指白色”的区别 , 这就从内涵上区别了“白马”和“马”这两个种属概念 。

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白马非马的典故?

文章插图
白马非马的典故?
《白马论》公孙龙骑马进城 。
守城士兵说:“王法规定 , 马过城门应当纳税 。”
公孙龙说:“马过城门应当纳税 , 但我骑的是白马 , 白马非马 , 不应当纳税 。”
士兵说:“白马当然是马 , 你应当纳税 。”
公孙龙反问道:“如果白马是马 , 那么 , 黑马也是马了?”
守城士兵说:“那是当然 。”
公孙龙继续说道:“按照你的逻辑 , 白马是马 , 黑马也是马 , 那么 , 白马和黑马就没有差别了 。因此 , 白马非马 。”
守城士兵被公孙龙说得不知如何应对 , 连连点头 , 但是不为所动 , 说:“你说得很有道理 , 请你为马匹付钱吧 。”
最终 , 公孙龙为了进城 , 只得为马纳税 。
公孙龙以其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让许多大儒无言以对 , 这个典故也和对牛弹琴类似 。
其实 , 白马非马是个哲学问题 。
哲学追求事物的真实 , 面对“白马非马”的论述 , 首先要明白其本意 , 不然会落入掩耳盗铃似的逻辑谬误 。这里“白马”就是白色的马 , 一种有特定属性的动物 。“马”就是马这种动物 , 是范围限定到“种”的层次 。理解这一论述的关键在于理解其逻辑连词“非” , 这里的“非”即“不是” , 而“是”的含义是有多重的 , 其中有“属于”“等同”等意思 , 也就有“包含于”和“等价于”的逻辑关系 。而“白马”的概念是属于“马” , 但不等价于“马” 。
从心理学角度讲 , “白马”的称谓在普遍认知里暗示出它与“马”的联系 , 而“非马”的判断则违背逻辑惯性 , 从而使常识和理性判断产生逻辑矛盾 。而且词语本身读来耳目一新 , 易记顺口 , 而且还有哲学韵味 , 能一定程度上显示运用者有思考的倾向 , 所以就成为一个著名的诡辩哲学命题固定了下来且流传开来 , 实质上是哲学中逻辑学范畴里“语义谬误”的体现 。
“白马非马”的辩论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虽然听不懂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 你明明觉得不对 , 但又好像辩不倒他 。这其实只是因为古代汉语表达的模糊性:既可以表达包含不包含 , 也可以表达等于不等于 。而白马非马的整套辩题 , 就一直在包含和等于的来回切换中搞乱了人的思维 , 再加之现在我们对于文言文的生疏被绕了进去 。
但问题是 , 公孙龙没有用逻辑推演的同一概念同一外延的套路来 , 而是用等于不等于来怼你的包含不包含 , 所以结果就是鸡同鸭讲 , 鸡鸭都觉得占理了 。这和庄子的“子非鱼”差不多是一个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