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和名称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呢?他们都有哪些故事呢?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 , 曾遇太上老君得道 。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在一个饿死者的身上还阳 。

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和名称

文章插图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他们有哪些传奇故事?
八仙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精彩纷呈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成仙,这与天界下凡的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 。
【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和名称】八仙在民间传说中都是神通广大的人物,他们在过海时,各显神通,顺利渡过 。
后人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在集体活动中,各有各的办法和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
那么 ,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呢?他们都有哪些故事呢?
这八仙分别是:
铁拐李:
相传姓李名玄 , 曾遇太上老君得道 。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 , 游魂无所依归,乃附在一个饿死者的身上还阳 。他蓬头垢面,坦腹跛足 , 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称铁杖,故称铁拐李,又叫李铁拐 。
他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在民间传说中位于八仙之首 。
不少地方都有他的传说,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北有一铁山,铁山南面有一块巨大的石头 , 石头上有一大型脚掌印,传说就是铁拐李的脚印 。
据说,有一天 , 铁拐李云游至邹城城南的峄山,使起道法一脚站在峄山插天石上,另一只跛脚跨在铁山的佛经上,他这神脚的千钧之力竟在花岗岩石坪上踩出一个二米多长的大脚窝来 , 连经文也被踏下一大片 。
至今在铁山的半山腰还留有一个清晰的大脚窝 , 如仔细观察 , 不但五道脚趾印明显,脚印下还有踏下去的佛经文字 。后来人们称这脚窝是“铁仙遗迹” 。
汉钟离:

相传姓钟离,名权 , 在八仙中的名气仅次于铁拐李,在八仙中地位较高,元代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 。他受铁拐李的点化 , 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 。
最后与其兄钟离简同日升天,度吕纯阳而去 。钟离权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 , 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像个闲散的汉子 。
吕洞宾:

名岩,号纯阳子 。相传为唐京兆人,也有说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人 。唐朝会昌年间 , 两举进士不第,因此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 , 时年已64岁 。他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 , 自称回道人 。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 。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 。
因他而产生了一个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意思是说,这个人不识好歹 。
张果老:

他是八仙中年龄最大的 。相传,他久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 。武则天曾派人召见他,他装死不去 。他常倒骑白毛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将驴折叠,藏于箱内 。
曾被唐玄宗召去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 。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张果老 。
韩湘子:
相传是韩愈的族侄 , 性情狂放,擅长吹洞箫 , 曾在初冬时于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首,韩愈大为惊异 。
传说韩湘子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 。汉丞相安抚有一女儿,名叫灵灵,才貌双全,已许配韩湘 , 但是汉帝想把灵灵婚配于皇侄,安抚坚决不同意 。
汉帝大怒,将韩湘子罢官发配 。灵灵悲郁而死,韩湘子投生为白鹤,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又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幼年丧父,由族叔韩愈抚养 。
长大后韩湘子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但韩愈极力反对,韩湘子因此而出家 , 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 , 列八仙之一 。
蓝采和:

传说他玩世不恭,似狂非狂,居无定所,四海为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 , 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靴,另一只脚则光着 。
更不近常情的是 , 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 。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竹板 , 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 。后闻空间有笙箫之声,忽然升空而去 。
何仙姑:

相传是唐广州增城女子,住在云母溪 。十四五岁时,食云母粉而成仙 。她行动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 , 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 。
曹国舅:

相传他姓曹名友,宋代人 。本为国舅,因其弟仗势作恶,恐受连累,遂散财济贫 , 人山修道 。后来由钟离权、吕洞宾引入仙班 。
传说他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 。他是一位旷达豪爽、散财济贫的好神仙,他手中有两块神通广大的木板,一阴一阳,专门用来调节世间“阴阳”,为民造福 。
至今仍流传在山东省邹城市后八里沟一带的民间舞蹈——阴阳板,据传就与曹国舅有关 。
因是两板相击而舞,故又称“打阴阳”,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属于求雨祭祀舞蹈,2021年5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