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七侠五义》李妃冤案是2008版《新包青天》的第1-12集,李妃冤案其实就是狸猫换太子一案 。当时,包拯一行人夜宿天齐庙,第二天就贴出告示如果有冤案可以来找包拯伸冤,后来一个瞎眼的婆婆让自己的义子去伸冤 。
这个瞎眼的婆婆其实就是李妃,李妃搁在现在她就是李太后了,只不过因为当年狸猫换太子一案,她流落在了民间 。好在李妃遇见了包拯,她知道包拯铁面无私,所以就把自己是李妃的事情告诉了包拯,最终在包拯的帮助下,当年的狸猫换太子案得以真相大白 。
文章插图
5大名旦的由来?
豫剧有祥符调、 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 。豫剧的大融合,大革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流派 。
豫剧书籍
戏曲教育家孙延德(1865--1947)先生,一生共培养出几百名演员,其中被誉为"五朵云"的五位男旦曾名噪一时 。
"五朵云"也有说成是"四朵云"的,即李剑云(状妞)、阎彩云(二哥)、林黛云(连重)、时倩云(小根)(有人把其中一人换成了李端云) 。如果说成"五朵云",则再添上贾碧云 。
"五朵云"是李剑云、阎彩云、林黛云、时倩云、贾碧云,这种说法可靠,因为他们的名字写在了他们老师孙延德先生的碑文里 。
李剑云
李剑云(1892--1926?),曾用名建云,艺名壮妞 。出生在原阳县沙岑村,幼年就入清河集的天兴班学戏,戏班教师看他长得细皮嫩肉,唇红齿白,就让他专攻旦角 。
当时,整个梆子戏舞台上,还没有出现女旦,戏中所有的女人都由男人扮演,坤角的出现是在一二十年以后的事了 。
【包青天之李贵妃多少集,5大名旦的由来?】李剑云天资聪颖,学戏认真,在同批学员中,很快就展露头角 。学业期满后,15岁的李剑云开始登台演出,声音娇美,体态袅娜,面如桃花,眼似秋水,立刻便引起轰动,被人誉为"戏状元",周围几县只要一听说"壮妞"演出,无不万人空巷,争相观看,历久不衰 。
李剑云的父亲李全,看到儿子年纪轻轻就如此受观众欢迎,自然十分高兴 。
当时,戏剧班社的成员经常变化,演员时常"跳槽"到别的戏班演出 。为了加强戏班的稳定性,各戏班便规定统一的日期散班重组 。
最为流行的换季散班时间,一是四月初八和冬至日的一年两次,一是四月初八、八月十五、腊月初八的一年三次 。而李剑云所搭的戏班,则是一年制,从年初到年终才散班一次 。
戏班新聚时,都要召集演员认单,然后根据其担任角色和名气大小评定身价,逐个议账,就此确定演员一年的工钱 。
李剑云初入戏班时,年纪幼小,还没有舞台经验,只能算是学徒,按规定只管吃饭,不能分账 。
停不多久,李剑云就成为主演,而且是方圆几个县最有号召力的演员 。但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随意更改 。李剑云的父亲争了几次,也没有争出什么结果,一怒之下,带着李剑云离开了戏班,把家产变卖一空,为李剑云组织戏班,并招收一批幼童进行培养 。
历经一番磨难,李剑云和父亲终于把戏班办了起来,经常在封丘、原阳一带演出,受到欢迎 。民国初年,20岁的李剑云带着他的雏伶戏班到省城开封演出 。
这时的李剑云经过几年的磨砺,艺术已臻成熟,扮相娇媚,做工细腻,身段灵活,走起台来,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仿佛凌波微步的洛妃一般,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
李剑云的唱腔尤其优美,婉转悠扬,清脆利落,柔腻妩媚,甜润洒脱,余音袅袅,回味悠长,倾倒了开封的无数观众 。当时的《豫言》报发表评论说他"音韵出自天成,节奏不同凡响,余若做工之周至,情节之揣摩,均非幼伶望其项背",歌喉之妙,无出其右者 。
开封的观众普遍认为,在李剑云来开封之前,梆子戏的旦角除武功戏能勉强演出外,其余的简直都不值得一看,是李剑云的精彩表演让观众改变了看法,认为"前之讥评未免太过" 。
李剑云塑造了许多妇女形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在《狸猫换太子》一剧中,李剑云扮演的李贵妃,在遭受太监郭槐陷害时的凄楚哀婉,被流逐出宫,生计无着、沿门乞讨的离奇悲情,遇包拯昭雪洗冤后的痛快淋漓,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饰《女侦探》中的双玉送茶时之猜疑,访案时之机警,维妙维肖,正合人物身份 。其他的如《玉虎坠》中的娟娟,《金盆记》中的无盐,《花园赠金》中的翠红,《三山关》中的樊梨花,不但唱腔优美,而且能文能武,表演细腻感人 。有文章称他"音韵出自天成,节奏不同凡响",且善制新腔,在豫剧界颇有影响 。
1917年4月7日的《豫言》报发表了耐寒的《李剑云今昔之比较观》的戏评文章,说李剑云"既有天授圆而且亮之嗓音,复能潜心研究于剧中喜怒哀乐之情,曲尽高下抑扬之妙,口齿清晰,眉目传神,一举一动,莫不体贴入微,亦真亦喜,皆能丝丝入扣 。"同年的《大梁日报》也发表评论说,李剑云假如生在北京、上海这等大城市,习唱皮黄,即便不能和梅兰芳、贾璧云媲美齐名,也必是一流人物 。当时名气很大的湘影词人,专门写了一首《赠李郎剑云》,诗中写到:
萧骚短鬓半如丝,闲向花前倒酒卮,
一曲清歌珠错落,东风又见杨柳枝 。
他也是清末举人邹少和家的常客,邹少和在他是著作《豫剧考略》中对他的表演给了高度评价:"宣统间,小旦李剑云者,阳武人,天赋佳喉,清脆圆润,高下疾徐,婉转曲折,玑珠走盘,无不如意,又复善制新腔 。自李氏出,剧风为之一变,优伶界中感叹为空前绝后之才 。"
李剑云如日中天,名重一时,不仅行内人向他请教,求他提携,许多戏迷和社会名流、达官贵人也都想和他套上交情 。更有一些太太小姐,为李剑云俊美的舞台形象倾倒,相思如沸,想尽办法亲近他,以求暗通款曲 。
开封马道街一家名"裁云轩"的绸缎行,老板王某有断袖之癖,见李剑云扮相娇媚,顾盼生姿,便心生爱慕,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天天捧场,为了亲近李剑云,不惜把老家的地卖了,大把大把地花银子 。
李剑云为了生存,不得不与这些人虚与委蛇,经常参加他们的聚会,就此染上了鸦片烟瘾 。
民国四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戒严令下,集会、演戏一律受到限制,在开封谋生困难,李剑云又回到黄河北一带演唱 。后重返开封,嗓音已不如前,做工也随之减色,但仍有不少观众慕名而来 。后因吸毒嗜好,坏了嗓,患眼疾,不能坚持演出,最后贫困交加,死于郑州铭功桥下 。对于这位中年而逝的艺术家,怎么不让人感到惋惜 。
阎彩云
(1893--1982),河南封丘仝蔡寨村人,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阎立品的父亲 。因家境贫寒,阎立品的爷爷万般无奈之下,含泪送8岁儿子阎彩云到天兴班学戏,是第三科学徒,受教于孙延德老先生 。他武功较好,主攻刀马帅旦,兼演花旦、正旦,他扎靠、踩跷、耍刀最为称著,行若流水,气贯长虹 。阎彩云的"跷功"是一绝,在演《无盐娘娘》时踩跷,尤其在《白莲花临凡》大闹公堂一节戏中,踩跷舞扇子,那套斗官府人役的表演妙极了,跷功配合扇子舞,更是锦上添花,是阎彩云的独创,阎彩云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戏德高尚,1917年《豫言报》第15期载文说:"论品格则为阎彩云,顾曲家只知阎郎之色艺,不知其品格无为吾人所可欣羡者……至无一切恶劣嗜好 。"阎彩云因无"恶劣嗜好",属长寿者,享年90岁 。
在"五朵云"中间,只有阎彩云的艺术生涯最长,影响最大 。阎彩云有一长处:讲义气,无论是师兄弟或同事,只要找到他,管吃管住,临走还送盘缠,多资助困友 。所以,他的人缘好,人称"二哥" 。
解放后,阎彩云自山西太原回河南,一直在河南省戏校任教到退休,一生教过很多学生,为豫剧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的代表剧目有:《白莲花临凡》、《黄河阵》、《天门阵》、《天仙》、《九花娘》(又名《大狼山》)、《夺雍州》、《咬箭头》、《香囊记》、《坐轿》、《无盐娘娘》、《玉虎坠》、《黄桂香哭墓》、《反暹罗》、《蝴蝶杯》、《捡柴》等 。
时倩云
又名石湘云,乳名叫小根,1885年出生在阳武县的延州乡南街村,自幼便拜师学戏,天生丽质,扮相靓丽,唱腔委婉,声情并茂,17岁时就在豫北一带唱红,是彰德、卫辉、怀庆三府争相邀请的大腕演员 。
尤其是他在《反西唐》一剧中扮演的樊梨花,英姿飒爽,俊秀娇艳,既有忠肝义胆,又有侠骨柔肠,多次被丈夫、小姑陷害,而报效国家的决心始终不改 。
时倩云饰演的樊梨花只身带领马童樊虎闯敌营救出丈夫薛丁山,返回界牌关,反为小姑薛金莲射伤,又逢劲敌杨藩之弟杨胆追杀,不得不带伤迎敌 。恰在这时,樊梨花腹疼如绞,不得已在破庙里产下儿子薛刚,马童樊虎战死,在万般无奈下,只好弃子逃跑 。每当演到此处,观众无不为樊梨花的悲壮惨烈深深感染,痛哭流泪,更为时倩云的精湛演技鼓掌叫好 。
《反西唐》一剧,时倩云演得慷慨激昂,悲切缠绵,动人心弦,成为他早期演出的代表剧目,当地老百姓传言:"宁舍爹和娘,不舍小根《反西唐》 。"
民国初年,时倩云来到省城开封,在义成班搭班,常出演在致祥、普庆、凤鸣等茶楼戏园,很快引起轰动 。
1916年,朱仙镇运粮河上的大石桥建成,时倩云随义成班去演出祝贺,他扮相娇媚,歌喉嘹亮悠扬,表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飘然有仙人气,与众不同,老百姓看得如醉如痴,引起轰动 。
1917年,时倩云在开封东火神庙演出《美人图》时,他扮演狐狸美人,状态摩情,亦真亦幻,轻俏生动,还没走出帘幕,一声清唱,便赢来一片喝彩声 。
当时的《豫言》报记述了时倩云演出时的盛况:其最妙者是剧之望月、游山、吟诗等情节,一经时倩云演出,别具一番飘飘若仙之态度,揣摩神情,无微不至 。而且其饮酒时,形体悄然似有顾忌,颇合狐狸之心性 。等到美人饮醉,朱颜酡然,憨态可掬,尽现妩媚娇艳,纤俏活泼,尤非他人所能及 。像这样种种亦真亦幻的神态,若非时倩云之才之学,谁能够达到?等到狐狸美人寻找书生来到客店,情切切,意款款,粉腮玉臂,自荐枕席,描摹丽情娇艳中,又含落落大方,远非其他人演出时的轻佻鄙俚所能比 。
时倩云出神入化的表演,使他在当时赢得了"狐狸美人"的称号 。
开封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尤其是书画艺术,自北宋时期的苏、黄、米、蔡四大家和宋徽宗的倡导之后,虽然历经水灾战乱,却盛行不辍,代有大家国手 。
时倩云在开封唱戏,时间久了,就和一些书画家交上了朋友,从此迷恋上书画,一有闲暇,便刻苦临摹学习 。
为了提高书画的境界,他还刻意学习诗词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番努力,时倩云不但粗通文墨,而且画艺也有了一定的造诣,特别是他画的兰花,寥寥数笔,便能见韵传神 。这在当时演员文盲占多数的情况下,可算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了 。
1942年,一代名伶时倩云与世长辞,享年57岁 。
另外两人的资料少的可怜,仅寥寥数语,也辑录于下 。
林黛云
的籍贯、生卒年月均不知晓,据说他的小旦戏最为出众,扮相俊美,唱做俱佳 。
贾碧云
的籍贯、生卒年月均不知晓 。他功夫深厚,解放初期据老艺人回忆说,他的跷功最好,身轻如燕堪称一绝,表演上也独具一格 。《破洪州》中饰穆桂英,《洪雪娥背大刀》中饰洪雪娥,《乌龙院》中饰阎婆惜,《翠屏山》中饰潘巧云,在当时这些剧中人物都是踩跷的,表演难度很大 。
当年在舞台上曾叱咤风云、红极一时的豫剧"五朵云",婀娜的英姿,矫健的身影,已化作虚渺的青烟飘散在地球之外,留给人们的只能是书本上(或网络上)的叙述,以及人们看后留下的思念,仅此而已 。但这就够了,因为比起太多的演员,死就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要幸运的多 。
- 红酒贵妃鸡翅的做法
- 包青天再起风云剧情简介是什么 《包青天再起风云》剧情简介是什么
- 芒果品种,红金龙芒果和贵妃芒果有什么区别?
- 如懿得了什么病,高贵妃如懿传怎么下线的?
- 清朝有几个贵妃,清朝历史上有几位皇贵妃?
- 少年包青天剧情,少年包青天剧集介绍?
- 泰国贵妃封后了吗
- 唐玄宗为什么要杀掉杨贵妃,安史之乱为什么一定要杀杨贵妃?
- 杨贵妃嫁给历史上哪位皇帝
- 清朝康熙的妃子容贵妃,《康熙王朝》中为何容妃下场如此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