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是什么 《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是什么

《西江月·平山堂是宋代作家苏轼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向老师欧阳修词手迹致敬;在下一部电影中,他写下了听和唱欧阳修词的情感,表达了对老师的记忆,以及抚今追往的成千上万的情感 。整个词是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为中心线索,上下片意脉不断,浑然一体 。所以《西江月》·平山堂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是什么 《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章插图
1、欧阳修是苏轼的导师,是一个对苏轼影响一生的人 。欧阳修在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时建平山堂 。
【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是什么 《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是什么】2、在写这个词之前,苏轼已经去过扬州两次了 。第一次是西宁四年(1071)从北京到杭州任判,南下经扬州;第二次是西宁七年(1074)从杭州搬到密州,北上经扬州 。这是苏轼第三次去扬州平山堂 。他的导师欧阳修已经去世了,但他的生动手迹依然留在大厅里,让人怀念 。
3、学术界对苏轼第三次到平山堂的时间存在争议,即这个词的创作时间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元丰二年(1079)4月,苏轼从徐州移到湖州(今浙江吴兴)经扬州;另一种是元丰七年(1084)10月,苏轼从黄州经扬州到汝州 。
以上是《西江月》·平山堂的创作背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