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看看新闻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后冬奥畅想系列: 因冬奥而红的它们 能持续多久

本文转自:看看新闻
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 , 位于成都新都区的一家旱雪毯生产基地 , 就进入到了马力全开的生产状态 。 各地场馆发来的旱雪毯订单 , 如同雪花一般纷至而来 。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 , 从未有过的景象 。 冬奥会点燃了民众 , 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 而在缺乏降雪的南方地区 , 通过创新赋能的旱雪运动产业 , 打破了滑雪 , 只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进行的自然规律 。
本文转自:看看新闻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后冬奥畅想系列: 因冬奥而红的它们 能持续多久
文章图片
上世纪六十年代 , 毛刷式的旱雪毯诞生于英国 , 初学者易被毯面划伤 。 尖峰旱雪的创始人经过潜心研究 , 改良了传统旱雪毯的制作技艺 , 近年来 , 研发出一种具备高弹性 , 金针菇式样的旱雪毯 。 经过四次更新迭代 , 2017年 , 新一代的金针菇旱雪毯 , 应用到了当时刚建成的成都新都区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中 。
本文转自:看看新闻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后冬奥畅想系列: 因冬奥而红的它们 能持续多久
文章图片
在见不到一粒雪花的滑雪场内 , 滑雪爱好者尽情享受着滑行的乐趣 。 冬奥会开赛以前 , 8支国家滑雪队 , 200多名国家级、省级运动员都相继来到这间旱雪场进行过专业强化训练 。 这其中也包括金牌选手谷爱凌和苏翊鸣 。 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创造佳绩 , 也吸引许多粉丝慕名而来 。 冬奥过后的明星效应 , 让旱雪进入大众视野 。 据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负责人张巍介绍 , 国家滑雪队一般选择六、七月份到成都来训练 , 看中的正是旱雪四季可练的特点 。
目前 , 离成都市较近的几座露天真雪滑雪场 , 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车程 , 距离远、季节受限以及装备昂贵、参与代价高 , 成为冰雪运动向大众普及的几大制约因素 。 而旱雪运动场大多位于市区周边 , 滑具护具均可提供 , 数小时一场的练习价格仅一百元出头 , 大致为真雪场价格的一半左右 , 加之可以四季参与 , 有利于冰雪运动的快速普及 。 因为离家近 , 成都的很多滑雪爱好者 , 每天都会在下班以后到旱雪场打卡 , 出上一身热汗 , 快乐也伴随着滑雪技术的提高而洋溢 。
本文转自:看看新闻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后冬奥畅想系列: 因冬奥而红的它们 能持续多久
文章图片
如今 , 到成都这家旱雪场练习滑雪的人群 , 在高峰时 , 每天能达到600人左右 , 这已较北京冬奥会之前增长了5倍以上 。 由于初学者不断增加 , 最近 , 旱雪场又扩建了新手练习道 , 同时将营业时间 , 延长到到晚间10点半 。 尖峰旱雪场运营经理佘松柏开夜场正是为了满足上班人群日益增加的需求 , 而旱雪场内有从初、中、高到专业级的赛道和跳台 , 能够满足各种水平练习者的需要 。 比如场内的“猫狗”式赛道 , 过去一年当中能够体验的训练者最多不超过十人 , 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 , 希望将来这条赛道也能迎来更多的体验者 。
本文转自:看看新闻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后冬奥畅想系列: 因冬奥而红的它们 能持续多久
文章图片
技术创新 , 驱动冰雪运动突破冬天走向四季 , 包括旱雪滑雪在内多样的参与形式 , 正在让冰雪运动降低门槛 , 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
本文转自:看看新闻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后冬奥畅想系列: 因冬奥而红的它们 能持续多久】(看看新闻Kkews采访人员:彭晔游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