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隔物灸法

【隔物灸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隔物灸法】

隔物灸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隔物灸法

文章插图

隔物灸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比较典型的有炼脐”或者蒸脐” 。相传为史前彭祖所发明 。古代的隔物灸系是将纯天然名贵中药材研末,置于肚脐或者相关穴位上,四周以面粉团围住,以防泄气,将穿有小孔的槐树皮或者生姜片置于其上,再将枣核大小的艾柱9-12壯置于槐树皮或者生姜片上,点燃施灸 。一般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壯,耗时3-6小时 。作为强壮保健,抗衰老之用,必须常年温灸,持之以恒,故称为炼脐”或者蒸脐” 。相传发面炼脐”的彭祖和进一步发展蒸脐”的孙思邈,均超百岁,度天年乃去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是在其百岁以后才完成的,思路敏捷,老而不衰,由此可见一斑 。
《医学入门》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更明确提出了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治疗规律 。而且都是一些阳不胜阴,病势危殆之疾,急施灸法,以冀阳复 。均说明灸法在治疗上有独到之处 。作用机理:隔物灸临床运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现代科学实验证实:隔物灸对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呼吸、循环、泌尿与生殖等系统的功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隔物灸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灸,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 。平衡失调的阴阳,使人体消除病痛,恢复健康,延缓衰老 。但是,由于传统灸法的艾熏火燎,温度无法控制,操作繁琐,耗时费力等种种弊端,使其临床地位日浙丢失 。发明人对传统灸法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其首创的肝病中华三环疗法”中首先以天灸发泡法代替了传统的艾灸法,接着发明了温灸·隔物灸(原名神阙温灸贴、简称隔物灸)等专列产品,使灸法成为医务人员以及普通老百姓都能规范使用的简便、高效的医疗手段 。隔物灸使用时只需打开密封袋,轻轻抖动数次,撕去两边胶帖保护纸,或将隔物灸放入带松紧的固定袋内,隔物灸工作面(即有神阙商标的一面),对准相关穴位或阿是穴(疼痛部位)即可 。使用30分钟后,温度可达50℃-60℃,在此温度范围可持续恒温达8小时以上,相对于传统温灸500壮的灸量 。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临床验证:隔物灸对骨关节疾病,特别是颈、腰椎病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其有养筋荣脉、逐寒祛湿、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温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症散结,能明显缓解颈、腰椎酸胀疼痛,头痛、头晕及肢体关节酸痛、强迫体位等症侯群 。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总有效率达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