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是什么意思,“需”和“须”的区别是什么?

王道,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与霸道相对 。王道,是先王治天下之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驱除鞑虏
【主张是什么意思,“需”和“须”的区别是什么?】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四端” 。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 。其作为孟子社会理想的支撑点,在两个方面同时显示意义 。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 。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作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 。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
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 。孟子在其著述中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主张是什么意思,“需”和“须”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需”和“须”的区别是什么?
需和须的区别是:“需”字偏重需求之意 。以“需”组成“必需”,后面连接的多是名词类词语,甚至它本身可做词 。“须”字语意则偏重必须,着重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或者强调一定要 。以“须”组成“必须”,后面常常连接动词或动性较强的词语 。“需”和“须”是同音近义词 。而且,它们可构成完全相同的词组,如“须要”和“需要”,“必须”和“必需”,意义极其接近 。每逢用时,常举棋不定,下笔艰难,出现不知用谁为好的麻烦,有人干脆主张可互换通用 。所以,一定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具体来说如下:1.从意义是区别:需:主要是指需要,是应该有的意思 。比如说本来是我的需求,即我想要的或彼想要的 。需一般搭配物 。而需虽然也有应当的意思,不过其中包含了因为有需要有需求才应当,就是由于缺少了些必要的东西所以才应当 。须:主要是指必须,是一定要、必须要的意思 。充分上说是有一种意志的强求在内心里的,即我必须干什么,就是说我要干什么,强调的是责任 。须一般所指精神,内心。须主要侧重在应当上,而没有包含为什么应当 。2.从词性、词义上区别:需要:作动词用,是指应该有或必须有的 。例: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 。作名词用,是指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 。例: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须要:作助动词用,是指一定要有 。例:教育儿童须要耐心 。辨析:“需要”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须要”只能作动词 。3.从用法上区别:强调重点不同,“需要”强调对可见可感物件的要求,主体与客体之间有这要求与被要求,使用与被使用关系 。“须要”强调事理上的必要,一般不用在对具体物件的要求上 。举例辨析:我们常这样说:你需要食物来充饥 。你须要放弃才能取得 。但是我们不会这样说:你须要食物来充饥 。你需要放弃才能取得 。这是因为,关键的一点要求的对象“食物”是具体的,“放弃”是抽象的,所以客体的属性决定了我们对这两个动词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