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年数学书《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01【东汉初年数学书《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确切地说,周转率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 。发明是原本没有的东西,比如电灯;发现已经存在了,但人们不知道 。它已经存在于东汉初年的数学书《 周笔算经》中“周三径一”,称之为“古率” 。西汉末年,刘欣(约分元前50年至公元23年)的周转率为3.1547 。东汉时期,张衡(公元78-139年)获得了两个比例,一个是92 29=3.17241…...另一个是10,大约等于3.1622(印度数学家罗吉多也将圆周率设定为10,但比张衡晚了500多年) 。到达三国时,魏刘辉(公元263年)创造了圆周率的准确性原理 。他用切割术获得圆周率的前三个数字是π≈3.14…被称为徽率 。到南北朝的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他已经计算出来了3.1415926<π<3.1415927.也就是π≈3.1415926…...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人 。在一千多年后,欧洲的安托尼兹(16世纪~17世纪)才重新发现了这个数值 。

东汉初年数学书《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文章插图
02古今中外,许多人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与计算 。为了计算出圆周率的越来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数学家为这个神秘的数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心血 。十九世纪前,圆周率的计算进展相当缓慢,十九世纪后,计算圆周率的世界纪录频频创新 。整个十九世纪,可以说是圆周率的手工计算量最大的世纪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圆周率的计算有了突飞猛进 。借助于超级计算机,人们已经得到了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 。历史上最马拉松式的计算,其一是德国的Ludolph Van Ceulen,他几乎耗尽了一生的时间,计算出圆的内部正262边形,并在1609年获得了圆周率的35位精度值,因此圆周率在德国被称为Ludolph数;二是英国William Shanks,他花了15年的时间,在1874年计算了小数点后的707位圆周率 。不幸的是,后人发现他从第528位开始就错了 。
东汉初年数学书《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文章插图
03把圆周率的值算得这么准确,实际意义不大 。十几个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就够了 。如果使用Ludolph Van Ceulen计算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计算一个能包裹太阳系的圆周长,误差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 。过去,人们计算圆周率是为了探索圆周率是否是小数循环 。自1761年以来Lambert1882年证明圆周率是无理数的Lindemann在证明圆周率超过数后,圆周率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现在大多数人计算圆周率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以及他们自己的兴趣 。
东汉初年数学书《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文章插图
04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9399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9862803482534211706798214808651328230664709384460955058223172 5359408128 481117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