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本期目录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01
坚如磐石:构造约束下的地堑伸展和岩墙传播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从2014年一直持续至2015年的冰岛胡勒汉地区(Holuhraun)裂谷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巴达本加(Bárearbunga)火山喷发 , 为研究裂谷地堑的时空演化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 该团队运用一系列的数字高程模型 , 首次对岩浆运移期间地堑的形成和演化的进行四维(三维+时间)监测 , 时间跨度从喷发前不久 , 到岩浆运移的6个月 , 直至喷发后的4.5年 。 大地构造为火山喷发提供助力 , 该研究的不同尺度数据集能够精细体现岩浆供应和喷发动力学如何影响大地构造 。 在地堑形成之后(几天的时间) , 地堑在整个喷发过程中和之后的几年里都非常稳定 。 它不受火山通道系统内的喷发活动、喷溢作用及地震发生率的巨大变化所影响 。 研究数据表明:(1)喷发动力学与地堑的地形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2)地堑的形成在大地构造时间尺度上几乎是瞬时的 。 该结果质疑了近来对裂谷事件中构造-岩浆关系的研究 , 即否定了岩浆运移起主要作用 , 并认为区域构造是根本驱动力 。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文献来源:
Geology(2022)50(3):260–265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30/G49406.1
译者
耶拿大学@张艺琼
校对
CUGB@海风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02
密西西比亚纪劳伦大陆南部冈瓦纳北部岛弧来源的凝灰岩研究
地学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长期以来 , 学界推测古生代岛弧是由瑞亚克洋板块向南俯冲至冈瓦纳北部以下形成的 , 但是对它的形成历史和地球化学信号仍知之甚少 。 针对这个问题 , 该研究选取劳伦大陆南部两个凝灰岩样品中时代较新的锆石作为研究对象 , 获得的新U-Pb年龄、新生(地壳)的εHf信号以及微量元素成分等数据都表明这些凝灰岩源自活跃在ca.328-ca.317Ma的大陆弧 , 同时可以与劳伦大陆南部相距800km的沉积序列进行很好的对比 , 这其中就包括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南部沃希托山脉的史丹利凝灰岩以及德克萨斯州西部米德兰盆地地下新发现的巴尼特凝灰岩 。 巴尼特凝灰岩的锆石化学剥蚀-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U-Pb年龄为(327.8±0.8)Ma , 与沃希托山脉的史丹利凝灰岩的锆石年龄相似 。 锆石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进一步表明 , 其源区是同时具有格林威尔和泛非洲基底特征的大陆弧 , 可能来自冈瓦纳大陆北部或环冈瓦纳地体 。 这些新数据将凝灰岩与墨西哥南部玛雅地块年龄为326Ma的花岗岩联系起来 , 证实该区块是冈瓦纳大陆北部的一部分 。 劳伦大陆南部的史丹利与巴尼特凝灰岩的相关性表明 , 劳伦大陆南部的广阔地区可能存在密西西比亚纪凝灰岩 , 这些凝灰岩对于约束盆地沉积填充的绝对年龄以及表征冈瓦纳岛弧都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