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吞”德邦,“零担大王”何以至此?

京“吞”德邦,“零担大王”何以至此?
文章图片

?撰文 | 张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京东收购德邦的靴子终于落地 。 
3月11日,快递、物流供应商德邦股份发布公告称,京东物流将通过收购其控股公司的方式,控制德邦股份66.4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将不再是实际控制人 。公告提示,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本次要约收购以终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 
对此,京东集团方面表示,双方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战略和业务方向整体保持不变,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 
德邦股份成立于1996年,早年业务以零担快运业务为主,曾被业界称为“零担之王” 。在公路运输行业,运输方式可根据重量的不同分为快递、零担和整车三种运输模式 。其中,货物不满一整车就可以称之为零担,重量一般在30千克至3吨之间 。 
2018年1月16日,德邦股份登陆A股,成为“中国零担物流第一股” 。半年后,德邦股份基于零担快运业务推出了大件商品的快递服务,德邦股份的核心业务就此发生转移 。不过,德邦股份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遂,2018-2021年,其零担快运业务收入连年下滑,而快递业务收入则增长缓慢 。 
根据德邦股份在1月28日披露的业绩预告,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3.8亿至4.9亿元,同比减少67%至87%,2020年同期为5.64亿元 。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2020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37123.85万元到48411.43万元,同比减少176.04%到229.56% 。为上市以来最差的业绩 。 
针对业绩预减,德邦股份方面称,预减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影响 。外部环境方面,宏观环境整体景气度有所下降以及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使得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且全年油价处于高位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内部策略方面,公司基于长期布局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成本、费用阶段性承压 。 
与此同时,德邦股份的负债率也在一路走高 。2021年年初,德邦股份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2.14%,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其负债合计已达到了87.92亿元 。 
被京东集团收购似乎成为了德邦股份的最佳出路 。德邦股份以大件商品快递为主,而京东物流主要以电商平台为主,两者在业务模式方面虽然相差甚大,但在收购德邦股份后,京东集团在物流业务上的布局将得到扩充,京东物流生态圈也将趋于完善 。 
转型失败,德邦最终败走麦城 
对于京东集团而言,收购德邦股份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截至目前,德邦股份上市已四年有余,但其业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 
一位物流行业人士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德邦股份之所以成功上市,与其扎根零担快运领域息息相关,但在将重心转向快递业务后,德邦股份失去了优势地位,并且还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导致形势急转下转 。 
根据德邦股份历年财报,2019年德邦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为3.24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7.01亿元下降了53.82% 。与此同时,快递业务的市场份额也从2018年的0.88%下降至2019年0.82%和2020年的0.68% 。 
在德邦股份致力于转型的几年中,其曾经的竞争对手先后取得了不小的发展 。天风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2016年顺丰首次进入零担快运行业的前十五名,2019年顺丰快运迈入百亿营收的阵营,而安能物流则在2018年放弃快递业务后,以1025万吨的零担货量成为行业榜首,并最终在2021年11月成功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