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取代互联网大厂?造车新势力“工资翻倍”“年薪百万”抢人才( 二 )
除了真金白银 , 股权激励也成为了车企吸纳人才的一大利器 。
据媒体报道 , 蔚来、小鹏、理想曾通过数期股权激励计划 , 将部分股权分给了公司大量中高层人员 。 小米也宣布 , 股权激励计划已经得到股东特别大会的批准 , 未来上限达到10亿股的股份 , 将用于内部员工的激励项目 。
面对“蔚小理”的强势姿态 , 传统车企也不甘示弱 。 据统计 , 去年上半年 , 仅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3家车企的股权激励总金额就达约250亿元 。
除了“高薪+股权激励”的传统玩法 , 有些车企的算法负责人甚至亲自出马 , “全网捞人” 。 据悉 , 某头部造车新势力的算法负责人会不定期在脉脉分享行业干货 , 甚至设立帖子专门为网友答疑解惑 , 几乎“知无不言” 。 他表示 ,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 就是为了给招聘引流 。
还有更“疯狂”的 。 2021年末 , 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商蘑菇车联开启2022年秋招 , 并发布“双百人才计划” , 即寻找100位年薪100W+的顶尖毕业生;另一“攀登者计划”则寻找50位年薪200W+的顶尖博士生 。
互联网大厂光环不在“车间”正散发魅力
“大家对新能源车企的接受程度提高了很多 , 没有前几年那么抵触了 。 ”
一方面 , 996的高强度工作节奏、行业整体疲软下各家降本增效的裁员和缩编措施让互联网大厂不再是众多年轻人心中的最优选择 , 另一方面 , 随着蔚来、小鹏们陆续进入发布新车、量产和交付量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 , 顺应发展大势的新能源车行业正展现出愈发强大的吸引力 。
因此 , 从互联网大厂跳到车企这个放在几年前会不被理解的举动 , 正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
文章图片
“我们在做业务时 , 时常碰到从互联网大厂跳槽至新能源车企的候选人 , 跳槽的岗位主要是技术类岗位 , 比如计算机视觉、算法等等 。 ”Hardy认为 , 技术类人才的确有向新能源车企“迁徙”的趋势 。
在被问及这些技术人才跳槽的原因时 , Hardy列举了几个较为典型的考量因素:新能源车企提供高薪+股票/期权 , 赛道正处于风口上 , 技术落地性强 , 某些业务在大厂可能只是分支 , 但在车企是核心部门 , 重视度更高 。 另外 , 汽车行业没有什么年龄焦虑 , 可以避免出现所谓的35岁危机 。
“除了技术类岗位 , 部分人力职能部门员工、参与过智能座舱、AI方向项目的产品经理也有往新能源车企跳槽的趋势 , 且与整车厂商有过合作的互联网大厂员工更明白车企的需求 , 例如华为 , 因此会更受新能源车企的欢迎” , 猎头朱朱对此补充道 。
那么汽车行业的内部人员有何感受?
“团队中有接近一半的同事来自互联网公司” , 一位新能源车企的软件工程师表示 , 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智能终端 , 这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 , 想要将这些技术落地需要大量互联网人才 。
该工程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 , 新能源车在进行OTA升级(软件在线升级)时 , 需要服务器下发软件包给车辆 , 服务器端的处理自然也就需要互联网人才的技术 。
“现在汽车是最大的智能终端 , 以后将会承载大量的就业机会” 。
科锐国际发布的《2021汽车行业薪酬报告》指出 , 随着新能源汽车厂商车型陆续上市及量产 , 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入局 , 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需求侧 , 在未来的4-5年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将占到汽车保有量的25%左右 , 相关人才缺口将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量级 。
- vivo x|“机皇”跌至三千档,15G+256G+蔡司联合影像系统,网友该出手了
- 电信|移动“开窍”了?19元套餐自带360G流量,电信用户羡慕不已
- 股票|“中国巴菲特”段永平:最近买了点茅台 比现金存银行要好一点点
- 发挥全渠道优势 京东守“沪”进行时
- 盒马“社区集单”已与上海756个社区建立连接
- 京“吞”德邦,“零担大王”何以至此?
- 近日|福建平潭又现“蓝眼泪”奇观网友:这是天使的眼泪啊
- 奶茶也“塌房”!古茗偷逃税风波给茶饮行业哪些警示
- 俄厂商点名要搭载鸿蒙系统,华为拒绝得很“聪明”
- 6亿多年前,生物已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