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几乎可以算是2021年美团内部的最高频词之一 。 在2021年10月被罚款34亿元后 , 王兴和美团的节俭主义更为浓郁 , 比如在员工数量激增后 , 公司内提供的中午热饭所用微波炉数量并未爆炸式增长 , 甚至一些老式微波炉在“返修”后继续上岗而非淘汰换新 。
随着约5.5万新人加入 , 美团的员工体量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扩张一倍 。 随之而来的是“消化”考验:比如这些员工既有刚毕业不久的95后 , 也有连续在字节、京东等大厂效力十年以上的互联网老炮儿 。
美团试图用互联网圈“最系统”的“新人培训”去消弭新人性格、心态、乃至气质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在今天的互联网大厂中 , 美团会以“5天全薪”的模式进行培训 , 并在每一环节培训后进行考试 。
但某些差异 , 可能无法通过5天的集中培训消弭 。 比如 , 当一批满怀“大厂梦”的95后进入美团后 , 他们正在对美团既有的“能吃苦、能打硬仗、主动承担、狼性文化”的气质特点带来“冲击”:有95后新员工告诉虎嗅 , 当她看到美团的健身房时 , 略有失望——她曾参观过字节的健身房 , 也在同学朋友圈看过蚂蚁的健身房 , 相比之下美团的健身房“略显”狭小 。
这位95后描述了自己原本的大厂梦:“不仅有着财务上美好的前景 , 也有着相比于大部分公司更具优势的硬件设施和办公环境 。 ”但她这种“失落”很快又被一种惊喜冲散 , 在入职一个月后她发现 , 美团周末并不加班:在美团没有任何996文化 , 甚至内部并不鼓励“形式上的加班哲学” 。 “我们更年轻的一代 , 渴望生活不被工作吞噬 , 起码在工作之余能够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 。 ”
需要美团“消化”的并非只有年轻一代 , 还有沾染了各家大厂“文化基因”的老炮儿 。 有曾在其他大厂工作过的地方BD在2021年加入了美团 , 该人士告诉虎嗅 , 在美团“向上管理”意义并不大 , 相比之下两个因素更为重要:完成最终的目标 , 以及在过程中竭尽全力省钱 。
美团需要消化的不只是“人” 。 随着外卖政策和社区团购政策调整 , 美团需要适应新的“盈利模型” 。 有美团优选的知情人士表示 , 2021年下半年开始 , 美团优选已经在提高对“盈利性”的重视程度 。 在2021年初定下的“关键目标”中 , 关键指标以订单量、GMV数字、用户数量为主 , “这是一个扩张性的目标系统 , 其核心逻辑是迅速扩张加大市场渗透率” 。 但在2021年下半年 , 一些目标被优化 , 比如在部分城市“亏损率”开始被重视起来 , 而部分基础型产品的毛利成为聚焦的关键 。
隐藏于此背后的逻辑是 , 在宏观政策变化和整体消费疲软多重影响下 , 美团优选等业务线的成本承压正在加大 , 而继续追求覆盖率的“烧钱扩张” , 已经不再是眼下最优选 , 而美团在“消化”了这些新变量后 , 重新设计了目标和模型 。
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是 , 美团在努力“消化”2021年新增用户:凭借社区团购等新业务 , 美团在一年之中净增了超过1亿新用户(年活跃用户)但从月活和日活数据上能够看到另一面——当这些新用户被高性价比产品(如蔬菜等)吸引到美团流量池中后 , 尚未100%转化为其他“美团场景”的关键用户 。 而在美团最根本的逻辑中 , 这些从社区电商引来的新流量 , 本应更高效地转化为外卖、出行、到店服务等业务的新增量 。从目前的状态看 , 美团还需要更长时间“消化”并彻底完成新用户转化 。
眼下 , 摆在王兴和美团面前的是关键一年 。 在社区电商市场 , 美团需要在守住既有市场优势的前提下 , 完成深耕 , 一方面优化盈利能力 , 另一方面提高“消费场景转化效率” 。 而在外卖市场 , 美团需要在薄利模式下进一步承担原料价格高企、疫情持续、消费大盘疲软等因素带来的压力 , 并基于此继续优化成本和利润模型 。
- 美团还在惦记垄断?对商家暗箱操作,逼着商家拒绝饿了么
- 美团|美团还在惦记垄断?对商家暗箱操作,逼着商家拒绝饿了么
- 美团“交卷”,净亏156亿,比扩张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现金流
- 美团|刷脸支付真的安全吗?支付宝被美国公司破解,结果弹出4个字
- 美团|电商进入“后补贴时代”,为什么玩家集体做起长期投入?
- 财报|美团未给骑手缴纳社保,官方约谈美团,创始人王兴:交不起
- 美团|物联网嵌入式开发人员面临的5大挑战
- 美团|美团四季度每送一单赔1块钱,商家也没赚钱,钱去哪了呢?
- 判赔13万!饿了么起诉美团代理商不正当竞争结果出炉
- 美团|2022年互联网,十大品牌榜中榜。榜七‘哥哥’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