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索尼是怎么没的( 二 )


因为能提供别的企业无法提供的视听享受 , 所以 , 即使索尼产品的价格很高 , 拥趸们也毫不在乎 。 不过 , 也正因此 , 一位专职报道电子业界新闻 , 同时也是索尼死忠粉的日本记者 , 当他感到索尼正在放弃这种独特的“索尼风格” , 甚至开始打价格战的时候 , 他知道 , 索尼遇到大麻烦了 。

因为曾经有过特丽珑这种传奇级产品 , 电视机一直是索尼的拳头产品 , 价格贵还卖得好 。 可是 , 到了液晶时代 , 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
客观原因是 , 和很多计算机时代的电子产品一样 , 各品牌的液晶电视高度同质化 。 大家的产品差别不大;而且 , 索尼自己不生产液晶屏幕 , 因此 , 没有像特丽珑那样的“独门秘笈” 。 前面提到的那位索尼死忠粉记者 , 在电器大卖场中看来看去 , 怎么也看不出索尼电视的图像和其他牌子的电视有什么区别 。 “索尼风格”荡然无存 。
没有明显的质量、技术优势 , 当然也就不可能维持高价格 , 就只好打价格战了 。 可这并非索尼特长 。 结果就是 , 液晶时代 , 索尼电视长期亏损 。 以往的拳头产品 , 现在却成了公司的包袱 。
不仅电视机 , 进入计算机时代 , 索尼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MP3播放器等等 , 都没能解决同质化问题 。 索尼已经很多年不再有“爆款”产品了 。 索尼的产品 , 俨然已经是“泯然众人”矣 。
要知道 , 索尼起家的本领 , 就是研发制造出远超其他企业的产品 , 给用户提供顶级的视听享受 。 现在 , 这个核心能力却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 索尼不再能给用户提供“鹤立鸡群”的产品 。 那么 , 索尼今后靠什么生存呢?
不过 , 对“索尼风格”更大的打击 , 来自另外的方向 。

索尼成立不久 , 就努力打入美国市场 。 美国市场的消费力比日本市场大得多 。 只有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 , 索尼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
索尼在美国市场的经营很成功 , 以至于有的美国人甚至认为索尼是一家美国公司 。 在美国 , 索尼有庞大的分支机构 , 雇佣了大量美国人 。 对索尼来说 , 美国索尼甚至比日本总公司更重要 。
或许正是因为和美国社会如此深度融合 , 在“索尼神话”时代 , 他们大手笔地收购了一些美国公司 ,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广播公司——这可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
收购哥伦比亚这样的娱乐公司 , 索尼的用意是打造软硬一体的产业结构 , 内容和硬件的钱都要挣到 。 他们认为 , 这才是“基业长青”之道 。
娱乐或者说内容产业 , 和硬件不同 , 要求对所在国的文化、习俗、社会心理有充分的把握 。 因此 , 公司必须高度本地化 。 加之本来就是收购而来 , 因此必然留用大量美国员工 。
当公司确立软硬两手都要抓的时候 , 公司里的美国人的重要性就提高了 。 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 2005年 , 来自索尼美国的一个美国人斯金格 , 成为索尼董事会主席兼CEO 。
【索尼|索尼是怎么没的】这位斯金格 , 对专注于创造最优产品的“索尼风格” , 既不了解 , 也无兴趣 。 他来自美国 , 因此 , 他在公司里最大的优势和资源就是充分发展索尼在美国的娱乐业务 。 至于硬件产品 , 他认为 , 那是为娱乐业务服务的 。 一言以蔽之 , 索尼完全可以放弃电子 , 全面转向娱乐业 。
具体来说 , 斯金格认为 , 由哥伦比亚公司这样的部门 , 制造出优秀的娱乐产品 , 比如电影或者音乐 。 至于这些娱乐产品用什么硬件来播放 , 那并不重要 。 如果索尼自己能生产 , 可以;即使不能生产 , 也可以外包出去 。 索尼贴个牌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