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国度ROG 龙神二代 240】:ROG+猫家=双重信仰 , 再加上还配置了很多用户加钱也要上的【LCD屏】 。 这次的方案选龙神二代 , 也考虑几个地方:比如跟主板都是阿苏西 , 方便一套软件协同;标配了猫家工业扇 , 性能跟安静程度都满意 , 未来省得升级;龙神二代本身的【机能】风格设计 , 也符合这台箱子跟方案的感觉;液晶屏装饰效果跟玩法也好于折腾RGB灯光;性能部分采用asetek7代方案 , 具体表现可以看【散热表现】部分测试 。
另外1700扣具部分 , 如果是新批次的【龙神】都会自带1700扣具 , 如果买到旧批次也不用担心 , 可以直接官方号免费申请 。
另外最近华硕家的水冷 , 如果是【JD自营】的 , JD官方还有额外附送漏液保险 , 特别在意售后的可以留意下 。
另外还有要稍微注意的就是冷头显示方向 , 龙神2目前的软件\\固件版本可调横竖两种方向 , 如果要调整竖起来目前暂时只有一种旋转方向 。 我这也会跟官方邮件建议下 , 希望未来是360°可调的 , 兼容更好 。
至于屏幕动画效果大家可以看文章里面的视频部分 , 会有展示 ,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不少用户愿意加钱上带屏幕的水冷 。
猫家的工业扇 , 自带气质
本来有点担心的控制盒安装 , 我刚好直接贴在电源上 , 一方面看不到 , 另外也方便连接整机其它风扇 。
2 , 风道
接着散热器我也说下风道 。 这案子的风道比较简单 , 就是【烟囱风道】+【正压】 。 底部两枚14cm风扇主进风源 , 顶部冷排出风 。 比较要注意的就是尾部风扇 , 我这边也是改为进风 , 这主要是这套机子是AIO水冷方案 , 这可以尽可能同时给显卡及CPU都提供足够的“冷风” 。
但如果你是风冷方案 , 可能就要调为出风了 。
准备了几枚风扇 , 最后安装选了两颗利民的TL-C14X(14cm)装在底部 , 而尾部则是性能扇利民TL-B12 EXTREM 。 试了下标准厚度风扇都OK , 当然我本来担心会影响水冷安装还准备了一颗C12015B薄扇 。
3 , 防尘网
这箱子如果让我说缺点的话 , 大概就只有防尘了 。
默认是没有配置防尘网 , 需要自己搞定 。 实际安装还好 , 就是进风位置都要装防尘网 , 然后刚好3个进风风扇位置包含对应的开槽固定防尘网都没问题 。 出风位置就不需要装了 。
防尘网选择的银欣的14及12cm防尘网 , 安装都是刚刚好 。
这次测试用的WTG系统盘 , 也是用银欣的RVS03 , USB3.2 Gen2 10Gb/s传输速率 。
4 , 装机步骤顺序
因为内部空间太过紧凑 , 所以配件及步骤都最好按流程 , 要不就容易返工 。
装机顺序要注意的:主板IO线要先接好 , 再装底部风扇;内存安装 , 一方面尽量选矮马甲型号(要不有可能会卡到水冷)另外一方面要在散热器安装之前安装 , 要不可能装不了;电源线也要在装散热器之前安装;显卡可以放在最后装 , 当然记得预留好电源线 。
5 , 电源选择
要结合散热方案考虑 。 风冷不限制 , 但ATX电源长度尽量不超过14cm;水冷就只能SFX\\SFX-L电源 。
这个方案的电源选了银欣的SX1000LPT , 也算是市面最早跟稍有的千瓦级别SFX-L电源了 。 相比SFX功率更大同时 , 可以用12cm风扇 , 所以风量跟安静程度也比较有保证 。 白金级全模组 , 对付i9+RTX3080Ti这种旗舰配置也比较有信心 , 要不常规规格的可能线都不够接 。
8pin接口管够 。 低温停转+12CM风扇的风量 , 所以安静程度及散热压力跟ATX电源其实差不多 。
- CPU|千元机三买三不买,低价也能买到好手机产品,把钱花在刀刃上
- 小米|雷军回忆7年前的神机小米Note真竹版:每一台都独一无二 超喜欢
- 贝加尔湖|俄罗斯第一台基于国产“贝加尔湖-M”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中
- CPU|降入千元档,5000毫安+E4屏+骁龙870,低价确实很香
- 魅族|跌至1929元!骁龙865+ 6400万后置四摄,一台清流的旗舰机
- CPU|手机来电显示“未知”是什么情况?接听会扣很多钱吗?看完就懂了
- CPU|软路由虚拟机系统怎么选?虚拟机ESXI和PVE谁更快?
- CPU|8250u相当于台式机什么cpu笔记本i58250u相当于什么cpu
- Steam 3 月硬件调查:6 核 CPU 首次登顶,RTX 2060 显卡杀进前三
- CPU处理器|产量占全球80% 台积电Intel都在用:3M半导体冷却剂工厂被强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