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故事与《三都赋》这部作品有关 。故事发生在西晋时期,左思的《三都赋》语言精练,内容精湛,人们都觉得很精彩,纷纷自发开始抄写《三都赋》,造成洛阳纸张供不应求,纸价飙升,就有了洛阳纸贵这个成语 。
文章插图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这个成语往往用来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泛 。这个成语的由来是说晋代的文学家左思,小时候非常顽皮、不爱读书 。他的父亲经常为这事生气,可是左思仍然淘气得很 。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左雍与朋友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 。”这一切都被左思看到听到了,他很难过,于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
左思长大后,由于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 。
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基础 。后来他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 。
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最高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终于写成文学巨著《三都赋》 。
《三都赋》写成后,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媲美 。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 。
由于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全城纸价大幅度上涨 。由此产生了“洛阳纸贵”这个成语 。实际上,左思一朝成名背后,还少不了一个人的帮助,就是一代名臣张华 。
然而,《三都赋》名满洛阳的背后,离不开一位权贵大佬的推崇 。而这位权贵,竟然出身寒门 。
魏晋时期,门阀势力兴盛,位高权重者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世家大族,到了西晋时期,这种风气更加兴盛 。
当时朝廷选拔人才首先考察的不是被选拔者的能力和学识,而是其出身 。所以当时的状况就是门阀世族垄和控制了选官权,将寒门出身的有才之人拒之于门外 。
到晋惠帝时期,朝廷权力核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臣,他就是张华 。与其他辅政大臣都是皇亲不同,张华出身于寒门,并无家世背景,与朝堂上的各个政治派别都无渊源 。
张华年轻时饱读诗书,受儒家思想和玄学思想影响很深,后来受到司马昭赏识而入朝为官,他清正廉洁,公正坦荡,不参与任何一个政治派别,是官场里的一股清流 。至司马炎继位并称帝后,张华逐步被重用,并成为最有实权的大臣之一 。
后来张华为晋国平吴立下大功,但由于立嗣问题被司马炎怀疑,被外派边疆 。
张华在边疆对抗鲜卑的作战中,屡次立功,却又被小人诬陷有叛乱嫌疑 。司马炎于是剥夺张华所有职务 。直到晋惠帝继位,张华才被重新启用,并成为几个辅政大臣之一 。
正因为出身寒门,张华深知没有背景的人进仕之路艰难 。所以他重视人才,敢于打破“户调门选”的用人标准,许多两晋之际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都或是经他延誉称咏,或是由他荐举征辟而成名的 。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孙吴的陆机、陆云兄弟 。又比如东吴的薛兼、纪瞻、闵鸿、顾荣、贺循号为南土“五俊”,入洛阳时,张华见而奇之,称其为“皆南金也” 。
张华常常用“龙跃云津”、“凤鸣朝阳”、“东南之宝”这样的话语评价南士,并根据才干授予职位 。又比如陶侃早孤贫,为县吏,举孝廉入洛,张华与之交谈,“异之,除郎中”(《晋书?陶侃传》)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 。
后来张华读了左思的《三都赋》,便赞叹说:“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由于张华在都城洛阳有着极好的声誉和影响力,他对左思的一句赞叹很快传遍都城 。
【作者是谁,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洛阳纸贵与哪部著作有关】左思这个名字以及《三都赋》这本书也就很快成名,豪贵人家竞相传抄《三都赋》,遂有了“洛阳纸贵”这个成语 。
- 京东买电脑15天免费试用是什么意思
- 善良不值钱的下一句是什么
- 父亲完成养儿育女的任务,离开这个世界可以安心了 先考新故是什么意思
- 老玻璃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老玻璃是什么意思东北话
-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相吸相克是什么意思
- linux系统下改文件名命令是什么呢? linux改文件名命令
- linux系统下更新系统命令是什么呢? linux更新系统命令
- linux系统下权限命令是什么呢? linux权限命令
- linux系统下服务器关机命令是什么呢? linux服务器关机命令
- 水鱼养殖方法与技术(养甲鱼一亩地一年利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