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ARM被抛弃?华为新款自研芯片问世,换了底层架构

芯片|ARM被抛弃?华为新款自研芯片问世,换了底层架构

文章图片

芯片|ARM被抛弃?华为新款自研芯片问世,换了底层架构

文章图片

芯片|ARM被抛弃?华为新款自研芯片问世,换了底层架构

文章图片

芯片|ARM被抛弃?华为新款自研芯片问世,换了底层架构

文章图片


华为的自研芯片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 经由华为海思研发的芯片产品数量繁多 , 覆盖各个产品领域 。 如手机处理器的麒麟 , 服务器的鲲鹏还有路由器芯片的凌霄等等 。 有了这些自研芯片的支持 , 让华为产品独具特色 。

华为从未停止对芯片研发 , 哪怕遇上了市场变局 。 而华为新款自研芯片问世了 , 并换了底层架构 。 这是什么芯片呢?换用架构说明了什么?

华为新款芯片问世华为走的是芯片设计路线 , 虽然不需要涉及各种硬件设备 , 但是对设计架构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
华为设计各类处理器都需要ARM架构的支持 , 这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终端架构平台 , 占据垄断的市场份额 。

华为海思 , 苹果、高通、联发科等世界级芯片设计巨头都是ARM的客户 。 可是ARM并不是唯一的芯片架构平台 , 还有一大架构也被许多芯片设计公司采用 , 这项架构就是RISC-V , 华为也基于这一架构带来了新款自研芯片 。
根据华为海思官网显示 , 一款名为“Hi373V110”的芯片发布上线了 , 据介绍 , 这是属于高清电视芯片处理器 , 支持各种制式的模拟电视解析 。 同时这是海思基于RISC-V架构设计的芯片 , 采用LiteOS操作系统 。

这款芯片的发布可以看出两个亮点 , 一个是基于RISC-V架构设计 , 另一个是华为依然在自研芯片领域持续探索发展方向 。
【芯片|ARM被抛弃?华为新款自研芯片问世,换了底层架构】对于RISC-V , 可能不少人都有一定的了解 , 这是免费开源的芯片指令集架构 ,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模块化的设计样式 , 还有完整的工具链 。
虽说ARM是移动终端架构的主流 , 但已经有不少厂商在RISC-V架构的基础上尝试设计芯片 , 并实现了产品的发布 , 华为海思新款芯片“Hi373V110”就是其中之一 。

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是全球领先的 , 自然明白RISC-V架构的优势和特色 。 只是一直以来 , RISC-V都被视作成备胎的存在 , 移动终端有ARM , PC端有X86 , 这两大底层架构就已经实现了各个行业领域的使用需求 。 不管是什么芯片 , 基本上都离不开ARM和X86架构的支持 。
换用架构说明什么?华为麒麟采用ARM架构设计 , 鲲鹏采用X86架构研发 , 因此华为在这些架构领域都是有深入应用的 。 既然如此 , 那么华为又为何要将新款芯片架构换成RISC-V呢?这说明什么?从两个方面来看 , 也许就能解释清楚了 。

第一个方面:RISC-V更适合物联网设备使用 , 华为或为鸿蒙系统和万物互联铺路 。
前面提到 , RISC-V的优势包括模块化 , 所谓的模块化就是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实现统一的模块应用 。 深入运用的话 , 那就是能更好的实现分布式操作 。
恰好华为的鸿蒙系统就是以分布式操作体验为主的物联网系统 。 使用过鸿蒙系统的花粉都知道 , 在开启超级终端功能后可以和其它支持鸿蒙系统的设备进行连接 , 如果和电视连接 , 那么手机可以当成遥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