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六台设备“不公正对比”,让你看懂手机影像技术的进化( 五 )



机型A样张:ISO1600 f1.8 1/10s

机型B样张:ISO9356 f1.8 1/12s

机型C样张:ISO15500 f1.79 1/9s

机型D样张:ISO未知 f2 1/2s

机型E样张:ISO24993 f1.79 1/17s

机型F样张:ISO2500 f1.8 1/2s
这一次 , 不同年代机型在CMOS技术、防抖设计、夜景成像算法上的改进 , 很明显地呈现了出来 。 可以看到 , 随着智能手机年代的递进 , 极暗光线环境下的成像效果 , 逐渐从漆黑一团到能呈现出明亮的色彩 , 再到能拍出清晰的景物 。 在这个过程中 , 独立于CMOS之外的测距传感器(机型D的dTOF与机型F的激光测距)更是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实用性 , 无怪乎现在的旗舰机几乎都会配备这样的辅助对焦设计了 。
【【【总结:手机影像“螺旋式”进步 , 旗舰设备优势明显】】】
虽然只是相对粗浅的对比 , 但相信大家通过这几组样张也能够看出 ,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影像设计上的一些变化趋势了 。
一方面必须要承认 , 最近这几年的智能手机影像设计其实并非一直呈现“线性增长”的 , 特别是在早期4800万、6400万像素的机型上 , 为了追求更高的像素卖点 , 其实是有牺牲对焦和白平衡准确性的 。

另一方面 , 在AI相机的优化算法上 , 厂商也并非没有走过弯路 。 早期机型的过度提亮、过度增艳 , 可以说在此次对比中显露无疑 。 还好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如今新款机型即便是在开启AI的情况下 , 色彩也已经逐步回归真实 , 好歹是给专业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
当然 , 通过此次的对比可以看到 , 如今智能手机普遍追求的“大底”、“高像素”设计 , 在夜间场景下确实能够带来显著观感提升 。 所以更高的像素也并非全是噱头 , 它确实是有用的 , 虽然有多大用还是得看具体的调校水平 。

最后我们要说明的一点是 , 虽然我们此次6款参测机型的排序 , 是按照它们各自影像系统设计所代表的年代来的 , 但与各款机型的实际发布顺序并不完全一致 。
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 , 也就是2021年的影像旗舰机型放到2022年 , 可能依然还是具有代表性的顶级水准 。 而2022年的中端或入门机型 , 单看影像部分也可能只是2020年、甚至2019年的主流级别 。

这并不奇怪 , 毕竟顶级旗舰的配置一向都是极度超前的 , 如果大家真的很在意手机的影像体验 , 我们就不太建议购买非旗舰设备 。 毕竟无论是实际的成像效果 , 还是从长期使用的舒适度来说 , 都是如此 。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