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时间地点人物 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主要人物:刘备和曹操 。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一顿乱说,就不说他自己,然而,曹操却说:当今天下英雄者,为独刘使君与操耳 。把刘备吓得把筷子都掉在地上,曹操问刘备这是为何?刘备说:我天生怕打雷,才把差打过去 。

煮酒论英雄时间地点人物 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

文章插图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说到过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 。那么,罗贯中为何写这段故事呢?在我看来,罗贯中写这段故事非常有必要,无论是历史方面、故事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非常出彩 。
历史方面所谓历史,就是这段故事在正史上发生过,只是没演义中那么详细,但也是刘备生涯中重要的事件之一 。
《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非常简单 。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方食,失匕箸 。
后来,裴松之补充了《华阳国志》中,刘备“失匕箸”后的表现 。
【煮酒论英雄时间地点人物 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 。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
从这两段话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情况如下:
曹操和刘备吃饭,曹操对刘备淡定地说了一句“现在,天下英雄只有您刘备和我啊 。袁绍那些人,不配称英雄 。”刘备正吃着呢,听到这话后,匕和箸掉了 。
匕和箸掉落在地后,碰巧当时打雷,刘备就趁机说:圣人说过,忽然听到雷声大风声,会吓得变色 。我听到雷声,居然吓得掉了匕和箸啊 。
尽管这段话简单,但是可以推测,当时刘备是提心吊胆的,觉得曹操在点他,所以他才会吓得掉了匕和箸 。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
到了演义中,罗贯中就写得很详细了,这段故事得以丰富,有了来龙去脉 。
故事方面两人什么情况下吃饭?时间、地点在哪里?后面的结果如何?曹操有没有相信刘备?这些问题,正史上没提到,至少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演义里都有 。
原来,当时刘备在朝廷,受曹操监督,他秘密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要杀曹操,只是还没机会动手 。在自己的住地,他没事就种地 。
刘备为何这么做?就是为了韬光养晦,怕曹操看出来自己心怀大志,起了杀心 。他受了衣带诏,也怕被曹操发现 。
某一日天阴(时间),曹操来请刘备(这是人物)到小亭(地点)喝酒 。
原来,曹操看到青梅熟了,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哄骗军士“望梅止渴”,因此才想到“青梅煮酒论英雄” 。当然,这只是表面,实际上曹操也是意气风发,想跟刘备探讨一下当时天下英雄人物 。(这是起因)
另外,当时的曹操掌控汉献帝,占了徐州,杀了吕布,实力大增,志得意满,所以“从容”;而刘备“心怀鬼胎”,所以害怕曹操 。
中间曹操说了龙,又问刘备谁是英雄,刘备说了几位后,都被曹操否定 。(这是经过)
后面,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吓得掉了筷子,又赶紧借打雷掩饰自己的举动,书中说“操遂不疑玄德” 。(这是结果)
如此一来,这段故事就完整了,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六要素都具备了 。
另外,罗贯中不但丰富了这段故事,而且有较大改动,使得这段故事情节精彩,扣人心弦,不但表现出了曹操和刘备的性格,而且从艺术方面提高了故事质量 。
艺术方面什么叫艺术方面?说白了就是亮点,读者学会了欣赏这段故事,知道这段故事好在哪里,也知道知道了艺术性 。
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除了故事完整,还好在哪里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节引人入胜 。这段故事不过1100余字,但是有很多次冲突,一直吸引读者看下去 。
开头就说“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关羽和张飞不理解,问了后刘备也不说 。刘备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绝对的小心,唯恐曹操知道自己韬光养晦 。
许褚和张辽带人去请刘备,刘备问了,他们也不说,这也是冲突;曹操看到刘备,直接来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又把刘备吓了一跳 。看到这里,想必读者也会替刘备捏一把汗 。直到曹操说“在家学圃不易”,读者和刘备才松一口气 。
这一部分才200余字,就写了两次冲突,惊险又吸引人,也能看到故事跌宕起伏,且引人入胜了 。
下面一部分,才是故事的高潮 。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不但是天气的描写,更是刘备心里的活动 。于他而言,曹操请喝酒绝对不会这么简单,但他又摸不透,他知道真正的风雨还没来,正如那阴沉沉的天气 。
紧接着,曹操看到天边的龙卦,说到了龙,那段关于龙的名言,其实正是曹操自我比喻 。他就像龙一样,能大能小,能升能潜 。而在刘备听来,自己也像龙一样,曾经得志,现在失意,虽然潜伏,但终究会乘雷上九天 。
曹操问刘备谁是英雄,也是给刘备出难题 。如果刘备不能说自己,也不能说曹操,否则就会暴露自己“太有眼光”“胸怀大志”,所以他只能挑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孙策等人说 。这些人在乱世不太行,以他们为英雄可以显得自己没眼光,没啥大志 。
等刘备说自己实在不知道谁算英雄时,故事再次转折,曹操说出了两位真正的英雄,正是他和刘备 。而刘备则掉了筷子,又趁机说是听到雷声受到惊吓,才会如此 。读者到此,可以说是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心里的那块石头也落地了 。
短短一句“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就把故事推向了最高潮 。
等读者以为没事的时候,故事又起波澜 。原来,关羽和张飞拿着剑闯进来了 。在曹操地盘如此放肆,曹操会怎么处理?读者又捏了把汗 。但是,曹操没有处理他们,反而给他们酒喝,让他们压压惊 。
此处,看得出来曹操爱才,也能看出来关羽张飞对刘备的情义,三兄弟真是到死都没变过心,值得学习 。
从刘备种菜,到关张闯入,这部分不足1500字,四起四落,故事有发展,有高潮,虽然没有写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但是在文字中也能看到杀机四伏和双方交锋,一句话说错可能都会有血光,扣人心弦,又惊心动魄 。
另外,曹操和刘备,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纵横捭阖,一个小心谨慎;一个刚强,一个柔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他们的地位和处境 。
此外还有天气描写,渲染了两人谈话的气氛 。
从“阴云漠漠,骤雨将至”,到“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再到“天雨方住”,明着是写天气,其实不也是刘备的心理变化过程吗?开始刘备估摸不透,正如阴云;后面曹操说他是英雄,正是炸雷;而到了最后,刘备确定自己安全了,雨也停了 。
这便是“煮酒论英雄”的艺术,包含了非常高明的写作技巧,读来十分过瘾 。所以,在一些地方,中学语文课本上还有这篇课文 。
所以说,看完这段故事后,读者如果仅仅知道“曹操和刘备喝酒谈话”,是远远不够的 。名篇如美酒,需要慢慢品味,一遍不行就多品几次,这样才能领略文学名著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