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做团长,他们不嫌麻烦,能帮就帮

一幢楼、28户、69人 。 在此之前 , 他们的交集从未如此密集 。
从按序下楼排队做核酸 , 到每日填写抗原结果 , 再到拼单购买一条鲈鱼或一份果蔬……他们逐渐熟悉那些不曾留意过的“室号” 。 一种默契则悄然形成——每天共聚在几份“云文档”里 , 轻轻打上一个“勾” , 就像发出一个响亮的信号 , “我在” 。
这是疫情之下的一个缩影 , 一个月来 , 从弄堂小巷 , 到小区楼宇 , “团长”正在上海各个角落涌现 。 他们依托一个个团购群、一份份共享文档 , 发出信号 。 一行一列之间 , 承载的也早已不只一些数字和符号 , 更是邻里间互帮互助的人情味 。
女儿是我的副团长 ,
一起帮独居老人顺利参团
4月8日 , 时近凌晨1点 。
一方小桌前 , 丁心仪的女儿仍紧盯电脑 , 忙着核对表格数据 。 这位11岁的小姑娘 , 决心在今夜做好妈妈的“副团长” 。
丁心仪一家 ,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 对常居的长宁区熟悉至极 。 但此刻的长宁 , 有些陌生 。 窗外 , 临近的网红街难得冷清 。 往日人群熙攘的店铺门窗紧闭 , 风格各异的老洋房外也难寻人迹 , 倒是梧桐树和往年一样 , 悄然发了嫩芽 , 在夜里透着零星的绿意 。
这是丁心仪所在小区进入封控隔离的第18天 。 丁心仪自告奋勇 , 成为了楼里的牛奶团长 , “小区群里很多老人和小孩都想喝 , 刚好我看到有靠谱的货源 , 就决定一试 。 ”
一栋楼 , 180户人 , 14箱牛奶 。 从开团、统计人数、订货 , 到送货、收款和最后核对 , 丁心仪全家出动 , 腾讯文档操作简单 , 女儿便主动请缨做表格统计和核算工作 , 丈夫则帮着收货和派送 。
在上海做团长,他们不嫌麻烦,能帮就帮
文章图片
「丁心仪的女儿画下爸爸送货时的样子」
要让楼里想参团的老人也顺利参团 , 是丁心仪的小心愿 。
“我的公婆就住在隔壁 , 婆婆长期瘫痪在床 , 公公也不太会用手机 , 但至少有我们照顾 。 我们楼里那么多独居老人 , 他们怎么办呢?”丁心仪还记得 , 在封控之初 , 居委会曾挨个打电话询问过老人们的物资情况和需求 , 物资紧张时也曾给丁心仪的公婆送过一些蔬菜 。 她希望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
当年轻人发起各种团购 , 老人们的需求并未被团长“丁心仪们”忽视 , 这是一个温柔的讯号 。
“排队做核酸时 , 才发现小区里六成以上都是老人 。 ”同样住在长宁的Stella也在不久前做了一次牛奶团长 , 货源紧张 , 需当夜确定订购数量 , 截单时间是凌晨1点半 。 于是 , 一共110份货源 , Stella只放出了100份 , “预留一些给老人们 。 ”
后来 , Stella才知道 , 有邻居参团时订了不少牛奶 , 结果一盒没留 , 全给了楼里不会操作手机的老人 , “哪怕原来并不熟悉 。 ”
当然 , 工作量也可能随之增加 。
“最难的是做表统计 , 改了又改 , 改了再改 。 ”丁心仪在群里开团 , 但群里同时还有其他团购在进行 , 老人们容易看错、点错 , “会出现一些混乱的情况 , 比如订错了、跟错团了、临时修改份数等等 , 来来回回改了很多次 。 ”
好在 , 共享文档可以让大部分人在线上自行修改 , 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 。 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 , 则可以集中用来解决老人们的困惑 。 女儿在学校上过电脑课 , 尽管动作慢 , 却有耐心 , 抱着电脑反复调整、核对 。
还有一些更琐碎的问题出现:群里有老人不会接龙付款 , 看着群消息一头雾水 , 满心着急 , 丁心仪的丈夫便迅速单独给她发了一个收款码;牛奶分发结束后 , 有老人在群里发语音 , “我没有收到牛奶啊?” , 还没来得及脱下防护服的丁心仪便跑去查看 , 结果牛奶就在老人家门外放着 , 只是楼道灯光太暗 , 老人没发现;也有老人理解不了团购性质 , 需要反复给他们解释“团长不是商家 , 不会在过程中赚钱”……丁心仪倒也不嫌麻烦 , “毕竟是老人 , 大家都是能帮就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