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本质是一次融合

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本质是一次融合


文/孟永辉
曾经 , 人们简单地以为产业互联网是一个人、货、场重构的过程 , 我们看到的新零售概念的出现 , 便是在这样一种思维的影响之下出现的 。 然而 , 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 , 仅仅只是对人、货、场三种要素进行重构 , 而没有实现人、货、场三种要素的融合 ,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依然是在消费互联网的模式之下运作 , 并未跳出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怪圈 。
我们看到的新零售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一系列概念的消失不再 , 便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 可见 , 仅仅只是以人、货、场三种要素的重构来诠释产业互联网 , 并不贴切 。 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诠释产业互联网 , 并且寻找产业互联网的正确发展方式和方法 。
纵然是新零售式的并不贴切的产业互联网模式 , 依然还是引发了市场的诸多关注 , 甚至还有很多人投身其中 , 用实际行动去印证和诠释新零售式的产业互联网 。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 头部玩家是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 。 当新零售式的产业互联网走入到死胡同 , 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头部玩家们的尝试来寻找产业互联网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
同阿里巴巴式的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类似新零售式的存在不同 , 以腾讯为代表的玩家更多地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全真互联网 , 看成是一个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 。 无论是腾讯有关产业互联网的布局 , 亦或是它对于实体经济的深度赋能 , 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 , 腾讯所说的产业互联网 , 更像是一个深度融合的过程 。
事实上 , 腾讯有关产业互联网的尝试并非个例 , 无论是后来阿里巴巴有关数字商业的新阐述 , 亦或是以拼多多、京东、美团为代表的玩家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新探索 , 我们同样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 , 产业互联网更多地是在寻找一种融合 , 而不是像新零售那样仅仅只是对人、货、场进行简单意义上的重构 , 而没有去寻找三者之间的融合方式和方法 。
产业互联网的「融合」迹象 , 并不仅仅只是在互联网玩家们的身上发生 , 纵然是那些传统和原始的实体企业 , 同样正在寻找着它们与虚拟经济融合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 当「融合」的迹象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 , 我们开始意识到 , 产业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一次深度融合的过程 。
产业互联网 , 是虚拟与实体的融合
事实上 , 经过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 , 我们所处的经济形态分化成为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种形态 。 不可否认的是 , 通过将传统经济的互联网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业运行的效率 , 现在 , 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 。 然而 , 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 , 互联网时代所建构起来的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对立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 同样带来了此消彼长的发展困境和弊端 。 看看互联网经济的繁荣 , 实体经济的凋敝 , 我们就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
尽管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的确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地 , 几何式的发展 , 但是 , 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 , 仅仅只是依靠互联网式的信息撮合和中介 , 而没有制造、农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撑 , 这样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 , 是无法维系的 。 因此 , 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的发展模式 , 不应该是以虚拟经济大繁荣和实体经济的大凋敝为代价的 , 而是需要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标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