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原因解析 刘邦是平民出身,为什么能领导张良韩信萧何

【真实原因解析 刘邦是平民出身,为什么能领导张良韩信萧何】英雄莫论出处,有为便是豪杰 。刘邦出身和张良比是比不过的,尽管刘太公也算是丰沛之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他的岳父吕太公更是单父当地的豪强,但和张良家五代在韩国做国相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和项氏在楚国世代为将也不能相提并论 。但偏偏张良、韩信、萧何都愿意被刘邦所驱使,这是为什么呢?

真实原因解析 刘邦是平民出身,为什么能领导张良韩信萧何

文章插图
首先看萧何 。这是刘邦的老搭档,在沛县他们一个是维持地方治安的泗水亭长,一个是主管官吏进退的沛县主吏,默契的配合下,很多刘邦身长的人在沛县都活得有声有色,夏侯婴都成为了候补县吏,这不得不说是刘邦在沛县运作的成功 。
按道理刘邦无论从官阶还是从年龄,都应该叫萧何一声大哥,但是萧何偏偏像个小弟一样围着刘邦转,唯刘邦马首是瞻 。究其原因是萧何有能力无胆识,你要他造反做带头大哥,他不敢干 。
曹参和萧何类似,也没有这个念头,因此在大家推举首领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推举刘邦,心甘情愿做烘托红花的绿叶 。干的好了,他们可以封侯拜相,干的不好砍了刘邦的头,他们还可以另谋去处 。没了担当和责任,他们也只能做刘邦的部下了 。
接下来说说张良 。张良出生韩国贵胄,其祖辈五代在韩国为国相,本来如果秦没有灭韩的话,张良以后的路径也是成为韩国的国相,虽权高位重,但一生可能就碌碌无为了 。
但命运和张良开了个玩笑,秦灭六国韩首当其冲,张良除了钱财失去了一切,弟弟也在这个时候去世,他散尽家财用来招募勇猛之士,但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的行动却失败了,张良成为了一名逃犯 。
他在下邳隐居时他做起了任侠,想通过积累的财富收买人心,继续实施自己灭秦的计划,这个时候,他救了项羽的叔父项伯,从而为日后鸿门宴上项伯维护刘邦埋下了伏笔 。
终于他发现这种做法并不能灭秦亡秦,于是他转换了念头,准备从根本上推翻秦的统治,而不是仅仅是利用恐怖手段刺杀秦始皇那么简单 。
张良从一个刺客变成了一位智者,后来更是成为了帝王之师,甘心情愿站在刘邦身后为其出谋划策,利用自己六国贵族后裔的身份,替刘邦笼络天下六国贵族后裔为己所用 。
张良曾对其他人说他把自己所学的兵法战策跟很多人讲,但大多数人都不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只有刘邦不仅能认真听自己说什么,还多次采纳自己的建议,因此他认为刘邦是非凡之人 。
最后说一说韩信 。韩信要出人头地,但在跟随项羽时,并不被赏识和重用,尽管他多次向项羽献策,但项羽的军事指挥才能高他一筹,自然不会听他的见解 。
同时韩信出身低微,在项羽这个贵族眼里自然不算什么,想出头的机会很少,项羽除了重用项氏族人外,便是看中贵族的身份,因此韩信离开了楚军到了刘邦麾下 。
刘邦看重人才,但也不是随意任用,他利用了很长时间来考察韩信的才能,期间有夏侯婴、萧何等人多次推荐,那刘邦并没有直接任用 。
直到后来韩信出逃被萧何追回后,经过和韩信之间的交谈,他才发现韩信确实有才能 。登台拜帅后刘邦并没有让韩信立刻掌控兵权,而是留在自己身边任参谋之职 。
后来也是由刘邦自己带领汉军主力的正面战场牵制项羽,而韩信不过是打秋风,削弱了楚军的力量,垓下之战成就了韩信兵仙之名,但在此之前汉军已经对楚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
没有刘邦,萧何不过沛县一小吏;韩信不过楚军一执戟郎,而张良韩国一落魄公子,缔造了“汉初三杰”的人不是他们自己而是汉高祖刘邦 。